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耕地整理实质、目标、潜力内涵等进行分析,结合黎平县的自然、社会经济和耕地利用现状,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从耕地属性、社会属性、经济能力、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状况5个因素提取和筛选了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因子,选择对耕地整理潜力影响大和针对性强的指标,建立了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各因素在各乡镇的差异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类因素的评价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数,并充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通过空间分析模块完成多种因素的复合分析,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 研究首次运用多因素的分析方法,以乡镇为评价单元,结合山区耕地资源的特点,利用GIS技术对黎平县耕地整理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将黎平县的耕地整理潜力按大小划分为四个级别,耕地整理潜力等级最高和最低的乡镇都占少数,等级为“二级”和“三级”的乡镇占到68%,黎平县耕地整理的综合潜力处于中等水平,挖掘潜力较大,影响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水平的状况,研究结果能够为黎平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合理开展耕地整理提供决策依据,对耕地整理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耕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