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精密齿圈作为加工大型结构件数控装备传动系统的重要基础部件,其自身的制造问题对数控装备齿轮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振动、噪声、固有间隙、磨损和运动响应速度有着直接影响,从而会影响数控装备的加工精度。大型精密齿圈的表面完整性是其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齿面加工表面完整性是大型齿圈制造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我国大型精密齿圈国产化需求,其齿圈加工工艺中的铣齿、磨齿加工表面完整性进行了研究,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大型齿圈的铣削正交实验,分析了铣齿工艺参数对主轴电流和齿圈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实验所选择的参数范围内,铣削转速对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最为显著,轴向进给速度的影响次之,而径向切深对Ra影响则是不显著的;铣削参数对齿面显微硬度H的影响均不显著;轴向进给速度对齿面残余应力σ的影响最为显著,铣削速度的影响次之,而径向切深对齿面残余应力σ的影响不显著。2.通过大型齿圈的顺铣齿、逆铣齿对比实验,分析了两种不同的铣齿方式对齿圈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逆铣齿相较于顺铣齿刀具更易磨损;两种铣削方式对表面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没有显著的不同影响。3.通过大型齿圈的磨齿实验,分析了磨齿工艺参数对齿圈的齿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齿面粗糙度的优化参数组合;分析了磨齿加工的齿面形貌和金相组织;得到了磨齿工艺参数对齿面加工硬化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磨齿工艺参数对齿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磨齿加工能够获得低表面粗糙度值,残余压应力和较小加工硬化程度的齿面。4.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磨齿加工实验条件下齿面粗糙度预测模型。该模型的粗糙度预测结果表明,粗糙度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小,能够很好的预测磨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