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ω法的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测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不论是在微观还是宏观领域,对散热制冷的要求越来越高。纳米流体,作为新一代传热冷却介质的代表,由丁其表现出稳定性好、导热性高、不易堵塞微通道以及减少腐蚀和节约能量等特点,越来越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然而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机理还不是很明朗,这将大大阻碍人们对其有效的开发和使用。 导热系数是反映纳米流体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主要测试方法为瞬态热线法,但在热线法中受被测流体自然对流的影响,测量时间须控制在前儿秒钟之内,对测量仪器的响应和灵敏度有更快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更好的配合计算机模拟米探索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机理,本文引进一种新的交流调制技术3ω法,通过测量试样温升的频率响应获得导热系数,现已成功用于体态、薄膜等固体材料领域的测试,但还很少用于流体领域。 在综述固体导热系数几个测试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3ω法测量流体导热系数的无限大圆柱模型,验证推导了其实验原理,自行设计搭建了测量装置,对本课题组原测量电路作了进一步改进,通过对几种常规液体的测试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噪卢信号、自然对流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测量精度基本达到3%,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且利用1ω电压可以判断待测流体在测量时内部体系是否稳定。 在综述纳米流体的合成方法及其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振荡的两步法制备了纳米碳管、碳包铜以及铝等几种纳米流体,其中纳米碳管/乙二醇、铝/淬火油等纳米流体的稳定性较好,在室温下静置较长时间无明显沉降现象。 采用3ω法测量了纳米碳管悬浮液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比基液有所提高,并且高于传统的H-C理论预测值,传统的大颗粒固体悬浮液的预测理论已不再适用于纳米流体;纳米颗粒的浓度、悬浮液的温度是影响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重要参数。采用3ω法测量了碳包铜、铝等金属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比基液有一定提高,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催冷剂的添加对导热系数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实施个体化护理对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通过调研严寒地区大庆市的居住小区,归纳总结出4种基本建筑布局类型,并运用ENVI-met软件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对比4种基本类型的风速及风速变化比率.可得出如下结论:类型A
高速气流实验型分离器分离过程是一个基于拉伐尔喷管技术、超音速技术和旋流分离技术协同作用的不需加热和任何化学试剂的新型物理过程。 天然气开发和利用是未来我国能源
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约85%的面积为山地及丘陵,是滑坡及地质灾害易发育的地区。而滑坡中以顺层岩质滑坡规模最大,其危害也最大。本论文研究的黄角树滑坡为一古滑坡堆积
二十一世纪,LED照明行业发展迅猛。芯片分选是LED产业链中游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下游企业对芯片的排列精度有较高要求。本文通过对各环节的误差产生分析,重点从工艺角度进行
设备维护是保证制造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维护工作的可靠性是现代化生产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用仿真技术对设备维护工作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既可以避免投资大的风险,又可以提出有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将仿真技术应用于设备维护工作的可靠性分析中,针对设备限时停机检修和装置连续运行的可靠性问题,分别以选定的某石化企业2#聚合装置和5000H装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可靠性的仿真优化研究。设备停机检修是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