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座椅造型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对驾乘工具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体对坐姿舒适度的感受已成为评价代步工具优劣的关键依据。相对于国外研究,国内的座椅设计仍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面向用户的舒适度方面没有很好地结合国情。本文提出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赋予汽车座椅人机形态,并建立人机形态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给国内汽车座椅的设计提供新的探索。文章首先梳理汽车座椅的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人机形态对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机形态在汽车座椅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汽车座椅人机形态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系统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体系的相关度和权重值,然后通过相关分析剔除不重要的指标,并计算出准则层与基础指标层的权重。在以上指标体系的指导下,自主设计一款符合人机形态的新型汽车座椅。针对以上座椅,再选取某汽车厂家的两款市场产品进行实验测试,对舒适性进行评价研究。实验使用Tekscan公司的体压分布测试系统,选12名被试者,进行客观实验和主观问卷的调查。实验统计得出每款座椅靠背与坐垫部分的接触面面积、平均压强、峰值压强等值,用相关软件计算纵向最大压力和压力梯度,并绘制压力曲线、等压图,进一步数据挖掘显示出新座椅在舒适性方面的明显优势。同时对被试者的主观舒适度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对座椅舒适度排序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文章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处理过程中,发现人机形态对舒适性影响的机理。成果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国内的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