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污染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而消费扩张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我国刺激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战略下,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消费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角”。资源环境问题是关乎全人类生存的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注意,研究消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学者们对生产污染的研究较多,而对消费污染的研究较为匮乏。随着消费主义的扩张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消费污染问题的研究日趋重要。消费者是造成消费污染的主体,从消费者角度解决消费扩张和资源环境有限的矛盾,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最终达到减少消费污染尤为重要。本文考察了居民的消费行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了引起消费污染的经济学理论-消费者消费行为外部性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消费者博弈理论,剖析了形成消费污染的微观经济学机理。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呈现消费需求日益扩张、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根据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活烟尘三个方面消费污染的客观现实,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污染的趋势和消费污染的严重程度,发现造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污染的主要成因,如产权界定不明晰、消费的非理性、城镇化的加速和环保意识淡薄等。消费污染问题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构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全面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科学性、可得性、简明性、目标性、政策相关性的原则,根据状态—压力—响应模型建立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测算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污染情况和各方面协调水平有转好的趋势,但是发展程度比较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包含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里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活烟尘“三废”指标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居住消费、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和交通消费等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得出关联度大小和顺序,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消费污染问题。从消费者角度治理消费污染是解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污染问题的主要举措,需要进行诸如建立消费者责任制度、实施绿色消费激励制度、提倡消费“自律”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对环境损害性等负外部性消费做出限制和惩戒,对绿色消费给予补偿。为建立和完善治污的相关制度,应选择有利于消费污染治理的政策,如将消费污染的治理成本纳入价格体系中来的价格政策、以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和开征环境消费税为主要内容的税收政策、能够系统地长期地考察居民消费行为的消费污染政策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时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活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D-D和FDP指标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的D-D和FDP均有显
目的:探讨桂枝汤加减对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农村过渡到城镇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整体素质的低下,“垃圾围城”成为了束缚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
莠去津在上世纪50年代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开发,由于成本低、除草效果好,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莠去津主要用于玉米、高粱、甘蔗等,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长
环境污染已成为困扰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针对污染物监测方法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重金属污染严重,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次氯酸因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