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顺磁性的MnFe2O4和Fe3O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磁共振成像和磁传感应用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oot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纳米材料,特别是超顺磁性的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因此在机械、电学、光学、磁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MRI)领域的研究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MRI技术能对细胞或人体组织进行“无创的”、清晰的3D成像,提供精确的解剖学信息,因此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磁性纳米粒子在MRI领域中常常作为造影剂使用,以此提高MRI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磁性纳米粒子的发展对MRI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进展。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研究了MnFe2O4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在磁共振成像领域的一些应用。第一部分是对MnFe2O4磁性纳米粒子形貌和磁学性质的研究。实验以Fe(acac)3和Mn(acac)2为前驱体,以油酸、油胺和1, 2-十六烷二醇及其混合物为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液中,用高热分解法制备铁酸锰纳米粒子。实验研究了各种表面活性剂对铁酸锰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形态和磁学性质的影响。通过配体交换,使油溶性的铁酸锰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亲水性分子——多巴胺(Dopamine),使得纳米粒子具有水溶性,进一步研究了材料对于HeLa细胞的磁共振成像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对Hg2+的MR传感效应。我们先用Fe(acac)3为前驱体,以油胺为表面活性剂,用高热分解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然后分别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第一种方法采用配体交换法,使纳米粒子表面带有亲水基团——氨基,使材料具有水溶性。然后通过共价修饰接,接上胸腺嘧啶(Thymine),合成Fe3O4 @Dopamine@Thymine (Fe3O4 @DA@T)纳米材料。第二种方法对材料进行包二氧化硅和氨基化的修饰,通过共价键接上Thymine,合成了Fe3O4 @SiO2@Thymine (Fe3O4 @ SiO2@T)纳米材料。通过各种表征手段研究两种纳米粒子的大小、形态、表面官能团和磁性以及材料在Hepes缓冲溶液中对Hg2+的传感效应。实验证明,两种材料都可以作为Hg2+的MR传感器使用,但是用第二种方法合成的该材料对汞离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比第一种材料好。总之,我们合成了一些铁酸盐纳米粒子,分别研究了它们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在Hela细胞成像和汞离子传感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在1.0 L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了Mn-Mo复合氧化物选择性液相催化氧化甲苯生成苯甲醛的研究。通过实验观察与假设模型的结合,建立了在140~170℃范围内甲苯消耗和苯甲醛生成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并获得了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甲苯氧化速率和苯甲醛生成速率与底物浓度,氧气分压和非均相催化剂表面积分别成正比。在反应过程中,甲苯氧化成苯甲醇的活化能最高(约81 kJ·mol~(-1)),苯甲醇继续氧化成苯甲醛的能
学位
目前纳米稀土发光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钼酸镧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它不仅可作为快离子的导体催化剂应用于众多领域,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有效的能量传递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发光的基体材料。因此,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稀土离子掺杂La2Mo2O9低维纳米发光材料将是一个有意义、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金属硝酸盐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出具有一定粘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世界性重要农业害虫,它危害范围广、繁殖潜力大,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长期以来棉铃虫的防治主要是依赖化学农药,由于化学农药不合理的使用,使棉铃虫的
肿瘤耐药是当前肿瘤化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肿瘤细胞受到外界干扰时有很多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的稳态,包括主要信号通路之间的反馈调节和交联作用。当肿瘤细胞稳态遭到破坏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