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荧光多重PCR和Genescan方法研究中国人结直肠癌患者MSI变异情况和临床特征,以及黄芩、穿心莲等中药对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表型的影响,为中国人MSI结直肠癌遴选、发生机理和中药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 中国人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人结直肠癌MSI变异情况和MSI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荧光多重PCR结合Genescan方法在105例结直肠癌初诊患者中检测5个微卫星位点,筛选MSI结直肠癌。分析MSI结直肠癌潜在的相关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包括肿瘤诊断年龄、性别、位置、病理性质、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0、1-3、≥4)。结果 105结直肠癌中,MSI检出率24.7%,其中MSI-H 14例(13.3%),MSI-L 12例(11.4%);队列中各位点突变率分别是D5S346(5.7%)、BAT26(8.6%)、BAT25(10.5%)、D17S250(8.6%)、D2S123(10.5%);MSI检出频率在低年组(31.8%)和高年组(26.2%)高于中位年龄组(19.5%);结肠癌患者(34.2%)MSI检出率明显高于直肠癌患者(19.4%);粘液腺癌组(33.3%)MSI检出率高于腺癌组(22.6%);低分化组(38.2%)中MSI检出频率明显高于中分化组(18.2%)与高分化组(18.8%);MSI结直肠癌中淋巴结转移为15.3%,MSS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为29.15%。MSI结直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与MSS结直肠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年龄、肿瘤位置、病理性质与MSI检出率无显著临床意义(P>0.05)。结论 中国人MSI结直肠癌检出率为24.%;MSI结直肠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具有低分化癌多见,淋巴结转移少等特点,淋巴结转移少可能是MSI结直肠癌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 黄芩等中药对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结肠LoVo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黄芩、穿心莲诱导错配修复基因hMSH2缺失的结肠LoVo细胞凋亡作用,观察中药对MSI表型的影响,探讨黄芩、穿心莲对LoVo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