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油机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碳烟和氮氧化物(NOx),降低NOx的技术相对成熟,减小尾气碳烟的方法主要包括发动机内部控制技术、燃油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在后处理技术中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加微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的应用最为广泛。碳烟微粒在微粒捕集器(DPF)积累到一定量时,排气压力上升,燃烧恶化,经济性和动力恶化;所以需要定期消除DPF中的碳烟微粒,即DPF再生。DPF再生技术众多,本文因机内再生技术不添加任何辅助系统,空间布置小,控制方便的特点而采用其作为DPF再生方案。DPF的起燃温度在500℃左右,而发动机的排温在300~500℃之间,因此大多数工况都需要借助DOC提高DPF入口温度。因为喷油参数、EGR率和节气门开度均能影响缸内燃烧的温度与HC生成量,因此本文采用专业发动机仿真软件GT-POWER建立提温一维仿真模型,分析喷油参数、EGR率与节气门开度对DOC入口温度与出口温度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碳载量对柴油机性能和再生效率的影响,简要提供了 DPF再生时机的判断依据;6g/L碳载量的再生过程中颗粒燃烧规律为先由DPF前端燃烧至后端,再由后端燃烧至前端。DPF再生时需要更改喷油MAP,使DPF入口温度达到微粒起燃温度。传统的台架标定与反复试验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本文基于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DPF入口温度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喷油MAP,最终总的循环喷油量降低0.26mg,为台架试验提供方向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