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欧洲部分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相关各国政府已经无法负担巨额的政府债务,开始出现违约。究其背后原因,政府虚假财务信息难辞其咎。欧债危机为我国敲响了警钟,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却不容忽视,尤其是地方政府赤字和地方政府债务。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债务逐年累积成为可能。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4万亿计划,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违规多渠道借债筹集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扩大和蔓延。政府会计信息是债务信息的来源,在地方政府债务积聚、债务风险扩大的情况下,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提供的债务信息受到了质疑。现行政府预算会计无法满足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会计方面的需求,无法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地方债信息,无法发挥会计反映和监督的作用,无法及时预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政府会计改革以此为背景悄然展开。政府会计是现阶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但是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会计改革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全面、准确、可靠、及时的债务信息,从而进行指标测算、分析和比较,合理估计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利于及时预警和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此外,本文基于地方债现状对政府债务会计改革进行研究,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财政学相关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降低债务信息不对称、约束地方政府借债行为等方面探讨了获取和公开有效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理论方面论证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此外,本文还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增长快、构成复杂、风险显著,以此为背景,从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角度审视我国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会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纵向对比中发现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的做法,从横向对比中总结经验,结合我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和现实状况,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出建议,建议分阶段在我国政府会计中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对我国政府会计负债的核算内容的改进提出建议,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适时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公开,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建设透明政府,有助于识别、评估、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有助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