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HA联合去甲斑蝥素体外抗胃癌细胞作用。方法:1实验分组:根据预实验和文献报导用RPMI1640培养基配置4组DHA,终浓度分别为(10、20、30、50mg/mL),空白组为等体积培养基,对照组为不加处理的细胞,用RPMI1640培养基配置4组用DMSO溶解后的去甲斑蝥素,终浓度为(5、10、20、40μg/mL),得出各药的半对数抑制浓度(IC50)值,选用均低于单药IC50值的DHA(30mg/mL)联合去甲斑蝥素(5μg/mL),对照组加入含无水乙醇(<0.5%,V/V)和DMSO(<1%,V/V)。2NADH酶组织化学染色:将1×105个BGC-823细胞接种于含盖玻片的6孔板中,使其爬行呈单层贴壁且处于对数生长期,加药继续培养24h,取出盖玻片,冰0.1mol/L PBS溶液冲洗2遍,NADH酶染液孵育液置37℃水浴箱45min,树胶封片显微镜观察。3吖啶橙染色:将1×105个BGC-823细胞接种于含盖玻片的6孔板中,使其爬行呈单层贴壁且处于对数生长期,加药24h后取出盖玻片,冰0.1mol/L PBS溶液冲洗2遍,95%乙醇溶液固定5min,滴加0.01%吖啶橙染液染色1min,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保存。4MTT实验:将培养瓶中处于贴壁生长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混合0.02%EDTA消化,然后利用细胞计数板计数,用1640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个/mL,分装到96孔平底型培养板,每孔加液量100μL,继续培养24h,使细胞呈单层贴壁且处于对数生长期。根据实验分组设计加药,继续培养24h,终止反应时每孔加浓度为2mg/mL的MTT10μL,继续培养4h,弃上清,每孔加二甲基亚砜150μL,酶标仪振荡器摇振10min以使甲瓒产物充分溶解。在波长490nm条件下严格测定A值。其中细胞抑制率计算公式为:(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5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样品制备:收集24h实验组细胞1×105个/mL,以冰0.01%PBS洗涤细胞2次,重悬于700mL/L预冷乙醇固定,PI一步法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峰的比例并拟合细胞周期曲线;PI双标记法检测bcl-2凋亡蛋白,蛋白含量以平均荧光强度表示,平均荧光强度=[lg(X-Mode)]×340。结果:1NADH酶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细胞呈正常伸展状态,染色颗粒均匀,胞核规则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核膜清楚。经DHA联合NCTD治疗后,可见细胞裂解,胞核分裂、胞膜边界清的凋亡小体,细胞体积缩小,形态不一,胞质颗粒深染,密度增加。核膜核仁破碎,结构更加紧密,细胞核固缩呈均一的颗粒物。2吖啶橙染色对照组细胞呈现典型的肿瘤细胞特征,细胞大小不等,细胞核呈规则的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经DHA联合NCTD治疗后,可见细胞胞体肿胀,胞核变形,呈肾形、马蹄形(凋亡小体形成和核破碎)。3DHA和NCT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抑制率的影响用MTT法分别测定DHA4个浓度(10、20、30、50mg/mL)和NCTD4个浓度(5、10、20、40μg/mL)对BGC-823细胞作用24h后的抑制率。DHA和NCTD均抑制细胞生长,得出DHA和NCTD的IC50值分别为45.37mg/mL和7.85μg/mL,联合用药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较单药明显升高,作用效果以公式:联合指数(CI)=AB%/A%×B%计算,(CI=1表示相加,小于1表示协同,大于1表示拮抗)。选用均低于单药IC50值的DHA(30mg/mL)联合NCTD(5ug/mL)对细胞抑制率的CI为0.187±0.052(P<0.01),说明联合用药的效果是协同作用。4流式细胞检测DHA、NCTD以及DHA联合NCTD处理细胞后在G0/G1期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分别为5.3%、6.1%、14.1%,同时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3.4%)。拟合细胞周期曲线,对照组、DHA和NCTD的G0/Gl期比例分别为42.3%、53.9%和66.2%,S期的比例分别为55.9%、36.7%和32.5%,而联合组的G0/Gl期上升至68.9%,S期则下降至27.8%。流式细胞检测bcl-2基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DHA联合去甲斑蝥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及抑制增殖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