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辛凉(寒)透泄法理论探讨及对风温肺热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理论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两部分。 在理论探讨中,主要学习了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明清温病学家l的经典文献以及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阅读了20位医家的31部原著,并纳入查阅了现代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35篇,经分析研究,对温病透泄法的有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研究。明晰并规范出辛凉(寒)透泄法的基本含义、适用范围、作用机理、配伍规律、用药特点等。 对古典文献中具有辛凉(寒)透泄作用的方子进行了认真甄选、分析、归纳统计,计110首方。对辛凉(寒)透泄法所涉及的方子中使用的药物进行了频数、隶属度的分析,涉及药物83味。 对使用频数、隶属度较高的药物进行了筛选,并参考全国《中药学》等权威教材,结合导师经验,组成了两个适用于风温肺热病之卫分证、气分证的方子,即:辛凉宣肺疏卫方和辛寒泄肺清气方。 辛凉(寒)透泄法的基本机理是用性味辛凉(寒)的中药为主,配以其它有关中药,以引导人体内风热病邪外出,从而使人体机能恢复的温病重要治法。辛能散能行,可散风开郁,凉(寒)可清热,驱邪外出,因而可广泛用于治疗风热病邪侵袭人体所导致的风温肺热病。 在临床研究中,将理论研究中探讨出的两个方子应用于临床进行疗效观察,观察总结了属于风温肺热病范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小儿发热性疾病、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的临床疗效。 运用温病辛凉(寒)透泄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寒泄肺清气方,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退热、止咳及肺部炎症病灶吸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为了观察辛凉、辛寒透泄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小儿外感发热80例,以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辛凉、辛寒透泄法进行辨证分型组方治疗,对照组应用立健舒加炎虎宁治疗,然后进行配对分析。结果表明在疾病治愈、体温恢复的时间等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说明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性疾病中,辛凉宣肺疏卫方和辛寒泄肺清气方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对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中,治疗组采用辛凉宣肺疏卫方,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钠10~20万u/(kg/d),分2次静点。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在疾病治愈、体温恢复的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上,辛凉宣肺疏卫方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以上疾病的疗效观察,证明古今温病学家所创立推崇的温病辛凉(寒)透泄法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辛凉(寒)透泄法所创立的辛凉宣肺疏卫方和辛寒泄肺清气方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疗效。本文从理论探讨到临床疗效观察的整个研究过程,又一次证明祖国医学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脑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期刊数据库(VIP
目的:我院自行改良设计的外固定架对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在临床得到了很好的使用价值,而DHS钉是目前治疗转子间骨折最好的固定物,以其为对照组,通过力学实验的方法,对改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身体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诊疗内容。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色。阴阳五行为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