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对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和改革,其中一项重大变化就是“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零沟通”的状态,而初中的语文学习是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扩展与加深。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在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小学语文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升入初中后,感觉难以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降,甚至认为语文是可学可不学的科目,语文学习成绩远远落后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成绩,认为语文想取得高分很难,缺乏对语文学科正确的认识,对语文学习出现了抵触和畏难情绪,无法完成小学与初中学段之间语文学习的顺利过渡。鉴于此,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巩义市夹津口镇地区的中小学生,以七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综合考察巩义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改进策略,以期帮助七年级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为培养学生终身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除绪论部分外,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正文三部分分别对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相关理论、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现状、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改进策略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相关理论部分,笔者首先对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其次分析了研究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为了增加本课题研究的实证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当前七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分别编制了七年级学生、教师语文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七年级语文教学脱节的原因。本文的主体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语文教学衔接策略研究中,本文重点介绍了教学起点、教学过程、教学终点三个阶段的衔接,以及“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大板块的衔接。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