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田野考察材料为依据,从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研究的视角,将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中的蒙古佛教诵经音乐、蒙古博教行博音乐以及那达慕、乃日活动中具有仪式化特点的音乐等纳入敖包祭祀这一整体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综合研究,对敖包祭祀仪式中所体现的藏传佛教本土化现象、蒙古博教信仰的遗留现象以及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当前在蒙古族敖包祭祀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所涉足的内容,多数是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几乎很少从音乐学角度切入、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研究方法对敖包仪式音乐与敖包祭祀仪式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尝试运用民族音乐学仪式音乐研究方法,对敖包祭祀仪式及仪式音乐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此举对于蒙古族仪式音乐文化研究将起到学术补白的作用。笔者结合局外人和局内人对敖包祭祀仪式及仪式音乐的分析评价,将敖包祭祀仪式分为祭祀仪式和乃日两个部分,再根据祭祀仪式的宗教形式,把敖包祭祀仪式细分为佛教形式、博教形式和掺入佛教行为观念的混合形式敖包祭祀仪式等三种类型。试图通过对上述三种类型敖包祭祀仪式个案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将博教形式和佛教形式的敖包祭祀仪式统一纳入敖包祭祀的整体文化架构中进行分析,结合仪式音声研究理念,深入探究敖包祭祀音乐所蕴含的信仰内涵。通过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乐的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佛教形式敖包祭祀仪式与传统的博教形式敖包祭祀仪式之间,存在着异形同构的结构关系。在以蒙古佛教为信仰大传统的文化语境下,敖包祭祀似乎成为蒙古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仍保留了许多蒙古博教信仰要素,这些要素也正是藏传佛教蒙古化的重要体现。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是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敖包祭祀仪式音乐的变化,体现了蒙古族传统音乐从仪式到展演的变迁过程。通过敖包祭祀仪式中蒙古长调体裁仪式音乐的文化阐释,来解读目前传统仪式文化的日趋边缘化以及蒙古族传统音乐表演日渐脱离传统根基的现象,以达到一种为传统音乐的“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