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革新了教育理念,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微课逐渐走进了课堂,成为教育资源的研究热点。但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言语主义”、“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依旧盛行,学生自律性低,学习动机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微课教学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核心,具有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碎片化、逻辑化、趣味化,整体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机制等特点,易于教师实施差异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中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教学质量。实验前期,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微课的发展、概念、类型以及研究现状,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观察法,了解目前中职院校Python课堂的教学现状。在分析学习者特征、Python教材特征、课堂教学现状后,提出采用微课教学,并总结了微课开发的原则:多媒体呈现要具有“微”原则、交互性与完整性,教学内容设计要遵守教育性、情境性、启发性与任务化的原则。同时为了保证微课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本研究借鉴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设计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知识,促进每一位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将以上教学设计理论和设计原则在微课案例开发中加以应用,以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中职二年级十班为实验班,进行微课教学实践。实验后,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态度、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提升等基本情况,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微课教学下学生学习状态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实验后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微课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优化了Python课程资源;第二、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微课教学提高了学习者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