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肠弧菌密度感应系统的研究及其信号分子降解菌株的筛选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是细菌监控自身群体密度的环境信号感受系统。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一些特定的化学信号分子,这种信号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当这种信号分子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细菌感受到自身的细胞密度,启动某些基因的表达,这一过程称为密度感应。目前,已在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中发现了密度感应系统,并调控许多基因的表达。已有研究证实了一些病原性弧菌通过自身复杂的密度感应系统来调控致病因子的表达。本研究使用了报告菌株根癌农杆菌KYC55(pJZ372)(pJZ384)(pJZ410),检测发现牙鲆肠弧菌DA3有三种不同的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自诱导分子(acyl-homoserine lactone, AHLs)。由于这三种AHL信号分子不可以被报告菌株紫色杆菌CV026检测出来,我们推测它们可能有着较长的N-酰基侧链或者特殊的侧链基团,例如羟基侧链基团。它们的结构性质目前仍旧未知,需要通过HPLC-MS分析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DA3在整个生长阶段都产生AHL信号分子,其活性随着细菌的密度增加而增强。DA3也可产生AI-2类自诱导分子(autoinducer-2,AI-2);AI-2信号分子在对数生长期开始积累并迅速达到一定的活性水平,并且保持在这一较高的活性水平直到细菌生长的稳定期。本研究进一步克隆了DA3 luxS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发现其与大菱鲆弧菌的luxS基因有99.6%的相似性。luxS基因突变株M-2丧失产生AI-2信号分子的能力,生长率和生物膜的产生均未受到影响,且未显著影响牙鲆肠弧菌的致病性。所有数据表明,luxS基因与牙鲆肠弧菌的致病性没有直接的调控关系,或者牙鲆肠弧菌的致病性是由其它不同的密度感应系统协同调控,仅失去luxS基因的调控并不能降低其致病性。牙鲆肠弧菌DA3与其标准菌株LMG19664T都不产生霍乱弧菌Ⅰ类自体诱导分子(cholerae autoinducer-1,CAI-1)。已报道AHL介导的密度感应系统存在参与弧菌病原菌毒力的调控,如哈维氏弧菌,鳗弧菌等,因此干扰AHL介导的密度感应系统是一种新的抗感染策略。研究表明芽孢杆菌产生的AiiA酶,可水解AHLs的乙酰链、高丝氨酸内脂的氨基键或内酯环的酯键,而使AHLs失活。本研究从自然海区分离了37株芽孢杆菌菌株,筛得5株对Da3具有较强AHL降解活性的菌株,为下一步在鱼体内拮抗牙鲆肠弧菌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是关于牙鲆肠弧菌密度感应系统的首次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改革最为关键、也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74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的纤维品质和产量与棉花生产的效益和产值直接相关,均是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由于遗传基础狭窄,产量和品质相互间存在负相关等原因,利用传统育种手段同时改良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相当困难。在克隆棉花纤维发育关键基因的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棉花纤维产量和品质是目前研究的新策略和热点。赤霉素(Gibberellins, G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
麦草碱木质素是我国造纸工业碱法制浆黑液重要的副产物,黑液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从可再生资源中获取的芳香族化合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