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泥行业“去产能”和“减排”的不断深化下,水泥企业如何生存下去,甚至获得更高、更持续的经济回报,需要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除了具备同行业无法匹敌的科技或渠道等优势外,对成本精准的把控也是其中之一。我国企业虽然有大量的成本控制方法可供选择,但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限制下,仍有众多的企业沿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传统的成本控制思想往往将视野限制在生产成本和短期成本,难以适应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竞争环境。由国外学者提出的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一方面从企业内部出发,寻求内部成本控制点,另一方面还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宏观环境中去,从传统成本控制的短视,过度重视显性成本,以及局部控制的观念中跳脱出来。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有两点:第一,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对价值链及成本控制的理论研究,将二者相结合,形成价值链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第二,在水泥行业这一应用盲区进行相关探索,希望对水泥企业在未来运用价值链成本控制时起到借鉴作用。文章以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在各章节研究中还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结合其他的研究方法。就研究的纵向深度来说,本文用发展的眼光将价值链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和成本控制的历史演变进行结合思考;从横向研究范围来看,本文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把握海螺水泥在进行价值链优化时所实施的相关成本控制策略,并分析其产生的最终效果。在论文的最后还将提炼出一些能够在其他企业中普遍应用的启示。本文第一章引言部分谈论了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二章主要对价值链成本控制的理论进行概述,介绍了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特点、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内容,以及价值链成本控制的分析方法,为下文的案例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对海螺水泥的企业概况和所属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然后通过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明确其成本控制的控制点所在。沿着上文的研究思路,第四章分别从行业价值链、内部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三个方面对海螺水泥的成本控制策略进行阐述,并对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海螺水泥在成本控制中,通过“T”型战略布局、发展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工厂建设改进了内部价值链,充分发挥了竞争优势;通过对煤炭和电力实施整体采购、建立销售渠道战略联盟、走差异化竞争路线、适时进行海外扩张和产业延伸改进了外部价值链,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海螺水泥一系列的成本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主要体现在:(1)实现对燃料和动力成本的良好管理;(2)企业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得以提升;(3)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健增长;(4)行业协同效应逐渐凸显。在对案例进行总结后,得出水泥企业进行价值链成本控制时的几点思路:(1)建立良好的上下游企业关系,适时进行战略结盟;(2)善于利用内部价值链的优势环节,打造比较竞争优势;(3)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寻求不同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