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力求在对平江地名进行文化语言学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平江地名的构成及其衍变的语言文化特征,探讨平江地名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区域地理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我国在地名命名方面的依据增添新材料。借助平江这一地域,分析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特征,也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地名文化的一角,也是响应政府重视地名文化的号召。本文主要以平江县区域系统中的村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平江地名进行文化语言学分析的要求,本文主要采用调查与文献分析法,深入进行调查,比较分析,考察平江地名的特点,了解本地区的地理和历史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实测地图、古地图、当地文物和文字资料,密切联系当地居民的民俗和语言特点,对地名进行分析。经过对平江地名进行文化语言学的探讨与分析,我们对地名中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地名资源利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关于平江地名的书写问题,其一,要防止用同音字替代原来笔画较多的字的现象。其二,有些有音无字的地名,也需定字。从平江政府部门主持出版的最新平江行政区划图(2016年版)来看,仍然存在有音无字的地名,地图上的处理方法是用了一个圆圈来代替有音无字的地名。依据实际情况中的平江地名对地图上的缺漏进行修订是很有必要的。其三,地名应该尊重同级地名命名的排斥率,一名多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更名。根据从地图上搜集的地名数据来看,平江有很多同级重名的情况。其四,核定地名中的别号问题,排除滥用现象。关于地名的正音问题,应当拟定标准的或正确的读音。针对地名中的字音误读、一名多读等问题,政府部门应该统一排查,核定标准。至于地名的含义不妥,或是有不健康含义的地名,更是需要及时更名。在实际的地名工作中,要重视古地名资源的开发,但是不必过分依赖地名的某个神话传说来开展旅游开发工作,而应该全面地深入当地民众生活中,开展切实的调研工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平江方言中保存了一些中国上古、中古时期汉语的语音和语素,这对某些语源研究有所裨益。我们可从平江现代人的方言中,探究古汉语的音义。因此,应该珍视平江地名中的方言读法,重视地名中的古音资源,提升其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