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对比研究并不少见,但无论是从微观角度对助读系统的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从宏观角度对助读系统进行综合性研究,借鉴日本母语教科书来进行比较研究是不多见的。我国与日本同属儒家文化圈,其教育也有相近的地方,尤其是日本的语文教育,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本论文共六章,第一章阐述了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内涵、构成与功能。助读系统是教科书编者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提供的一切文字与非文字形式的引导性材料。助读系统一般由单元导语、课下注释、课后习题和附录几个部分构成。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发引导,补充巩固。第二章从内涵和功能确立了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范围,进而对比分析了两国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特点。人教版单元导语中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并且用语亲切委婉。东京书籍版教科书的单元导语内容短小,单元主题鲜明。并且给出了翔实的补充资料。第三章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分析了两国教科书课文注释的特点。从数量来看,人教版教科书中现代文的课文注释较少,古诗文课文注释较多。从表现形式来看,人教版课文注释均以文字为主。东京书籍版教科书注释的特点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是课文注释中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提问。第二,重视语音语汇,表现出对近反义词、多音字等的重视。第三,古诗文中的注释采用彩色旁批的形式。第四,注释的表现形式较为丰富,文字与图片、表格并存。第四章分析了两国教科书课后习题的特点与异同。人教版课后习题的特点是偏重理解型习题,重视口语表达。不足之处是习题之间缺乏区分度,对研讨题和一般练习题没有做出明确区分。东京书籍版课后习题的特点是分门别类,针对性强。重视理解能力的训练,习题形式活泼。第五章比较分析了两国语文教科书的附录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别。人教版五本必修教科书,只在必修四有一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为附录,且缺乏连续性,与教材内容没有明显的前后衔接。东京书籍版教科书的附录与地理、历史联系较为紧密,,并且有丰富的图表,内容形式多样。第六章是基于两种版本教科书助读系统的比较提出对人教版教科书编制及使用方面的建议。人教版教科书的注释可以再内容上更加丰富,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发挥彩色印刷的功能,用不同色彩区分注释内容。课后习题应该增加说与写的习题,重视读写结合。人教版附录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形式上增加图表,内容上增加广度。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具体借助于教科书中的助读系统进行。纵观我国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发展,可以看到其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种种更新与改变。无论我国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怎样变革,利于指导学生自学,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应该是其不变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