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如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流在网络上的大量涌现,网络拥塞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总的来说,网络产生拥塞的根本原因在于端系统提供给网络的负载大于网络资源容量和处理能力,表现为数据报延时、丢弃概率增加、上层应用性能下降等。为了确保Internet稳定性(stability)和鲁棒性(robustness),传统的TCP拥塞控制机制仍然使用最为广泛,并且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综合网络(WAN+LAN+3G蜂窝)特别是无线网络和高性能网络的崛起,要想在高误码率、大延迟、终端频繁移动、链路抖动、大容量数据交换的线路上仍然正常地运行现有的TCP控制协议,就变得相当的困难。因此要想在无线网络和高速网络中保持较高的通信效率、较高的吞吐量和可扩展性,改进现有的拥塞机制已迫在眉睫。目前,对于无线网络和高性能网络的研究虽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众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已认识到问题的迫切性,进一步提高下一代网络拥塞控制机制的性能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无线网络中,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现TCP Westwood是一种较理想的算法,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在发送端持续不断的检测ACK的到达速率来进行带宽估计,当拥塞发生时用带宽估计值来调整拥塞窗口和慢启动阈值,采用AIAD(Additive Increase and Adaptive Decrease)拥塞控制机制。它不仅提高了无线网络的吞吐量,而且具有良好的公平性和与现行网络的互操作性。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很好的区分传输过程中的拥塞丢包和无线丢包,导致拥塞机制频繁调用。高性能网络中综合表现比较优秀的算法是:H-TCP,但它有RTT不公平性和低带宽不友好性等问题。对于中间结点算法,新提出的BLUE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惊喜,然而也有队列长度抖动大和参数设置敏感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当前宽带网络拥塞的研究状况,论述RTT的相关估计方案和测量方法,给出相应的评价准则,根据相关背景提出研究方向。接着重点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第一,针对TCPW在运行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区分拥塞丢包和无线丢包,导致拥塞机制调用频繁,降低利用率等问题,提出了TCPW BR算法。该算法改善RTT评估体系,利用超时重传定时器的方法来预测平滑的往返延迟值,将测得的RTT值带入加权平均公式F = RTTmax ? RTTmin;R = (RTT-RTTmin)/F。根据R值的大小来划分拥塞等级,区分无线丢包和拥塞丢包。同时利用反馈因子根据划分的等级结合原有的机制共同应对拥塞问题。仿真结果表明TCPW BR算法提高了带宽利用率,保持了良好的公平性和友好性。第二,针对高性能网络中端算法H-TCP和中间结点算法BLUE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TCP/AQM模型的高带宽拥塞算法,称之为H-TCP*/BLUE*算法。该算法将源算法和中间结点算法相结合,通过添加公平性因子n=BWE/BWEmax*RTT,在中间结点设置阈值和划分调控步长,利用显示反馈等思想来改善拥塞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算法无论是在带宽利用率还是在公平性、友好性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最后,给出论文的总结,就怎样改善RTT的评估方案和应用数学模型做一下初步探讨。给出一些新思路新想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