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有关立场的研究日益丰富,英语本族语国家有关立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比研究上,而英语为二语或外语国家有关立场的研究主要以英语学习者作为对象。此外,同西方立场研究相比,国内立场研究很少考虑到性别因素对立场使用的影响。本论文借鉴Hyland(2005)关于“立场”的理论框架,用以研究英语专业硕士论文中男、女生使用立场标记语的特点,以及有何异同。根据研究需要,作者自建两个小型语料库,分别为男、女生论文数据库,对四类立场标记语进行手动标注,再借助软件提取和统计各立场标记语出现的频率。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a)男女作者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立场标记语上,有哪些异同之处?(b)男女作者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立场标记语上,存在相似之处的原因何在?(c)男女作者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立场标记语上,存在差异的原因何在?本研究通过对两个语料库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总体上,男女在四类立场标记语上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1)在四大类立场标记语中,源于正文中的自我提及语极少;(2)确定标记语的使用相对多于模糊限制语和态度性立场标记语的使用较少;(3)较之英语本族语写作者,此研究的研究对象的立场标记语的总体使用频率较低,并且作者都倾向于使用情态动词来表达立场。上述相似之处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对象为二语写作者,他们没有经过学术写作中立场标记语应用的系统训练,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表达立场的方式相对单一。第二,由于传统学术理念的影响,认为写作者应该避免使用主观词汇以增加文本的客观性。第三,由于学术语篇旨在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二语学习者错误地认为确定标记语能增加文章的可信度,模糊限制语则降低文章的可信度。然而,通过对各类立场标记语的微观地对比分析发现,男女在使用立场标记语上也体现出很多的差异:(1)女生使用的立场标记语的频数较男生高;(2)女性在同一类立场标记语中倾向于选择更中立的、客观的词,而男性更倾向于选择主观的、明确表达个人态度的词;(3)女性的立场标记语的词数更多,更丰富,而男性的立场标记语的词数相对较少,局限;(4)男性在正文部分自我提及语、确定标记语和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较女性多,而女性在态度标记语上的使用较多,尤其是表达中立的态度或者是对未来寄予的展望。Wardhaugh(2000)认为,性别差异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差异:生理差异;社会组织差异;社会成长环境的差异。由于生理差异是天生的,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性别差异主要源于社会因素。同时,性别在语言上的差异有可能会发生改变或者出现差异较少的趋势(Trudgill,2000)。社会的改变带来语言的改变,在如今提倡与读者互动的背景下,学术写作中依然存在传统影响力,但新的影响力也开始崭露头角。本研究从性别视角出发,为非本族语的英语写作者在改进自我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上提供了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