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生态中国首先取决于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环节。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要纳入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当中。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要养成生态意识,形成生态文明行为,做自觉维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主体。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概念,诸如生态的内涵,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的内涵。这是论文研究的起点。梳理这些概念对于分析大学生生命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具有基础性作用。其次论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及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种迫切性不仅表现在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最后论文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途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工程,实现途径也不是单一的,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一是要靠课堂的教育教学,从而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知识,形成生态认知;二是要实施专题教育,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育的时效性;三是要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生态意识,主动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生态行为。总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以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