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PP是“跨太平伙伴关系协议”的英文缩写,其前身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最早是由新西兰、新加坡、文莱和智利四个国家在2005年一起发起而成立的一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具有开放性、综合性、高质量和高标准的特征,被誉为21世纪自由贸易的新样板,是“新一代,更高级别,超越WTO”的区域自贸协议。在2009年以前,TPP一直鲜为人知,自美国宣布加入谈判后名声大振,自此TPP发展步入新阶段。截至目前,TPP已经过18轮谈判,有12个国家加入其中。新时期,美国积极推动TPP谈判一方面是基于最直接的经济利益驱使,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受其最现实的政治和战略因素的考量,它是奥巴马政府“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美国的积极推动,TPP不断呈现出发展壮大的趋势,尽管如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发展前景尚不明晰。TPP若发展成功,将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因贸易歧视和贸易转移而对中国的出口、农业、宏观经济以及贸易环境、贸易地位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TPP将作为另一竞争性的地区自由贸易机制参与到亚太自贸区建设当中,挑战亚太区域原有地区合作机制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以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调整为背景,从经济、政治和战略三个视角阐述美国在新时期推动TPP谈判的真实意图、分析TPP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前景,探究TPP的发展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应从对内和对外两个维度进行积极应对,以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