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随着围产新生儿医学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新生儿病房的患者构成、疾病种类、治疗方法、护理常规等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疾病谱的变化对医生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早产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病例显著增多,机械通气、CPAP、静脉营养、肺表面活性物质、吸入一氧化氮等治疗技术更加普遍,同时依赖吸氧、机械通气肺损伤、院内感染、早产儿视网膜病等临床问题日益严峻,医生和护士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明确。因此,需要我们对新生儿基本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得出基本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决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研究目的:总结分析我院新生儿科近3年来住院新生儿临床基本情况、疾病谱变化、治疗措施的效果、预后,从而指导临床决策、科室发展规划,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8878例新生儿患者的住院病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新生儿住院患儿一般情况、疾病诊断、院内感染、治疗处理、预后等情况。参考《实用新生儿学》临床诊断标准,由两名高年资医师(教授及主治医师各1名)做出诊断,对所有患儿的病史资料、临床特征、治疗经过和预后进行分析。从图书馆借阅病史,填写各项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用excel 2003版录入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研究结果:8878例新生儿病例中,早产儿占29.4%,足月儿占66.6%,足月小样儿4.04%。住院病例以男性患儿居多,占61.6%,外省市的男性比例要高于上海户口病例。平均住院天数13.5天(最长600天,最短2小时),平均每例住院费用5745.2元(最大费用161725.8元,最少148.48元。转诊医院以二级医院居多,5643例,占63.56%。病例数最多的前5位病症依次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800例,占20.3%)、新生儿窒息(1593例,占18.0%)、新生儿肺炎(1314例,占14.8%)、吸入性肺炎(1216例,占13.7%)、湿肺(918例,占10.3%)。入住NICU6054例,占68.2%,吸氧2042例,占23%,常频通气648例,占7.3%,CPAP735例,占8.3%,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111例,占1.25%,吸入NO14例,占0.16%,光疗3210例,占31.2%,输血319例,占3.59%,换血108例,占1.22%,使用静脉营养2989例,占33.7%。院内感染率为7.90%。8878例病例中,治愈2431例,好转4382例,总共占76.5%,死亡152例(1.71%),自动出院1779例(占20.0%)。结论:我院新生儿科收治早产儿逐年增加,住院患儿以男性居多。早产儿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足月儿。发病率最高的5种疾病依次未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吸入性肺炎和湿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预后越差。我院新生儿死亡以早产儿为主,患儿来源以二级医院为主。机械通气、CPAP、固尔苏的积极合理使用能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