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枪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项目,是体能加技能,集力量、速度、技术完美组合的项目。掷标枪的技术动作具有由周期性动作向非周期性动作转换的特点,其完整技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按照投掷顺序可划分为持枪助跑、交叉步引枪、最后用力和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现代标枪技术要求在保证助跑速度和交叉步阶段技术质量基础上,提高最后用力阶段的出手速度,结合个人风格追求整体技术的最佳效果。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掷标枪的最后用力动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查阅文献资料却发现并没有针对最后用力阶段横弓形用力技术和反弓形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最后用力技术,我们将它分成三阶段:横弓阶段、反弓阶段和放弓鞭打阶段;五时相:右脚着地瞬间、重心移过支撑点瞬间、左脚着地瞬间、最大反弓瞬间和标枪出手瞬间。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5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天津站的7名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掷标枪过程中最后用力阶段横弓形用力技术和反弓形用力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明确提出了最后用力阶段应形成两个弓形:侧向横弓形和正向反弓形。侧向横弓形形成的标志是肩横轴与投掷臂横向拉开在胸前形成弓,并与髋横轴扭紧。正向反弓形形成的标志是肩横轴几乎平行于髋横轴。2.从各角度分析两弓形用力,表明形成横弓形和反弓形能最大限度地拉长肌肉的初长度,提高肌肉兴奋性,能获得更大的肌力,且能延长肌力的作用力距离。3.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的用时过长,比例不合理。横弓阶段右脚着地时身体姿势不佳,导致单支撑缓冲阶段用时长,影响横弓形的效果。4.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右肘弯屈过大和提前用力,过早开始拉枪翻臂,导致右肩角变化较大,标枪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最大反弓形成得不充分,对力量的传递产生不利的影响,也缩短了标枪的加速距离。5.躯干的扭紧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使超越器械的动作完成得更充分。6.我国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大多存在右髋和右肩加速时机较早的问题,在形成反弓形之前,没有延缓投掷臂加大横弓形,破坏了横弓形的弹性势能向反弓形用力转换的节奏,导致最后用力效果大大减弱。放弓鞭打时多数运动员的投掷臂用力顺序是不合理的,存在着下一环节的速度高于上一环节速度,末端环节提前用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