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人—环境匹配模式的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emo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环境匹配概念是人们在组织管理研究中对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关注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压力事件做出的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个人与其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高学历的要求、职称的评定、教师的聘任、末位的淘汰、年终的考核、按绩取酬的奖惩等等,这些超常的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不断威胁着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本文拟基于个人一环境匹配模式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展开研究,以其为教育主管部门了解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实际情况及高校青年教师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信息和理论依据,并因此从提高青年教师个人能力,改善资源环境等方面来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降低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261名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在个人—环境匹配模式下八个维度的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且各方面的压力强度因性别、婚姻、年龄、工龄等个体变量不同面具有差异性。在行政与资源支持方面的心理压力最大,评价机制方面的心理压力其次,第三为培训进修方面的心理压力,其余方面的心理压力依次为工作负荷、家庭生活、沟通合作能力、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在个体变量上:男女青年教师在总的心理压力及科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培训与进修、评价机制压力方面存在显著压力,女性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大于男性青年教师;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显著低于本科及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副高职称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在科研能力、培训与进修方面显著低于初级和中级职称青年教师,在工作岗位及负荷心理压力方面显著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年薪在6万元以上的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显著低于2万元以下的青年教师;工龄越长的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越大。   经过对开放式问题的分析发现,青年教师在科研政策、培训制度、评价体系、工作负荷、待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并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本研究提出“对青年教师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建立传帮带机制,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制定激励青年教师成才的政策,对青年教师实施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机制;增进青年教师身心健康”的建议,以便使青年教师个体更好地与资源环境相匹配,更好地帮助高校青年教师进行心理压力调适,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低空空域需求日益增强,低空空域开放将是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在我国,低空空域的开放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审批周期较长,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着其他逻辑性学科的学习程度.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会从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且其特有的优势很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纵览古今中外,食品安全一直都是极为敏感的话题,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需求。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陆续颁布了一批法
语言是我国的母语学科,其本身对学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也就更加强烈,因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该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在初中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多运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