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阔的潮汕农村地区,乡规习惯的适用在村级大小事务,如纠纷解决,教育投入,经济发展,福利事业建设,本村文化传承,民俗发展等事务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村民对于矛盾纠纷的解决往往也倾向于选择非诉讼的解决方式,通过宗族力量、血缘关系、民间组织等方式适用乡规习惯实现当事人双方正当利益的维护。那么,乡村社会这种传统的自我管理方式是否应当得到重视?如何在结合本土资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发挥其诉讼中的程序性效果?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通过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全面地反应乡规习惯在农村纠纷的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更深层次地认识与探索普遍存在于农村社会,适用乡规习惯解决纠纷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并通过进一步提出完善措施,力求使其成为得以有效反映公众诉求,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平台。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部分拟通过五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关于潮汕地区农村乡规习惯的概况。此部分分为三个小部分进行阐述,一是对潮汕地区农村乡规习惯的界定;二是简述潮汕地区农村乡规习惯的表现形式及特点,以此力求达到让读者对潮汕地区乡规习惯有初步的认识;三是以时间为主线,阐述潮汕地区农村乡规习惯的变化和发展,表现出乡规习惯在社会不断变化中仍然保持发展的潜力,进一步变现出乡土社会情与理相结合下的良好效果。第二部分将从潮汕地区农村乡规习惯适用民事纠纷调解的个案着手进行研究,结合案例、数据、图表的角度展开分析,以此为基础,再现适用乡规习惯调解乡土社会纠纷的方式和特点。第三部分从理讼解纷的规则、组织机制、评议举证的过程以及结果的执行等方面对潮汕地区适用乡规习惯调解纠纷机制的运行机理进行研究,阐述适用乡规习惯调解纠纷的运行模式。第四部分是对适用乡规习惯调解潮汕地区农村民事纠纷的效果的分析。通过案结事了、胜负皆服和社会效果三个方面肯定乡规习惯在解决民间纠纷过程中程序性和实体上的效果,以期为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参考的样本。第五部分关于适用乡规习惯调解民事纠纷的探索和前景展望。适用乡规习惯调解民事纠纷内生于我国乡土社会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典型体现,以此为切入点,在充分认识其现存问题的同时,从进一步加强乡规习惯的规范化建设以及处理好国家规范性法律与乡规习惯之间的互动关系两个方面提出建议,追求其协助国家机关定纷止争,化解乡土社会的矛盾,有效维护和控制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目的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