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自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zlh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着对20世纪各种灾难性问题的深刻体认,以赛亚·柏林开始对作为西方政治制度基础的自由主义理论进行深刻地反思。他认为这是主流的一元论意识形态的大行其道所导致的结果,因此他主张我们应该放弃那种自法国启蒙运动以来对理性的过度依赖的做法,就连自由主义理论的人性观基础也亟待我们去反思和批判。我们对积极自由和国家权力的肯认使得我们陷入了困境,这也是由于我们在人性观的问题上持有普遍主义的观点,并希冀建立一门能够指导人们迈入完备性世界的人类行为的科学所造成的。因此,我们不仅要重新解释自由概念,而且要重新思考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性观有何弊端。因此,柏林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从反对固定的人性观及完美社会(即乌托邦)的理念发展而来。这种完美的社会理念都来自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人都有固定不变的特性,都有某种普遍的、共同的、永恒的目标。一旦达到了这些目标,人性也就彻底实现了。我们一旦发现了所谓的普遍的固定的人性,就能够以此为依据,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从而建立一个完美的处于纯粹和谐状态的社会。这就是西方世界的乌托邦主义的具体体现。面对这种主流立场,柏林并没有对此做直接性、针对性的批判,而是引用他的观念史研究从侧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非主流思想家如马基雅维利、维柯、赫尔德、赫尔岑等人的具体分析,他把人们带入了与主流思想相对的一面。他试图让我们了解自由主义传统人性之基的呆滞性和抽象性,并展现出另一种现实的、多样的、变化着的人性观。由多样的人性观和价值多元论出发,自由主义证成原则发生了变化,那么多样的人性观是如何完成对自由主义证成的,多样的人性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何种变化则是我接下来想讨论的。有鉴于此,我的论文所关注的问题意识不是单纯地抛开柏林思想的政治层面而深入其后,探讨柏林政治自由主义的形而上基础——人性论及其相关哲学观点。我所要探究的问题涉及柏林自由主义理论的根基:一个在多元视域内主张消极自由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应该建基于一种什么样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就此本文的主旨及其意义总结如下:柏林自由主义理论还应该有另外一个核心概念即“人性”。他正是从通过对欧洲近代政治哲学传统中有关人性的代表性观点进行批判,从而展开对自由主义人性之基的清理工作,通过对普遍人性观点的批判,重新审视人性本身,重新从奠基意义上思考人性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正是在对人性与自由关系进行新的思想考察基础上,柏林重点阐释了把社会制度从固定的人性基础建构到多元论的人性模型基础之上的可能性和现实必要性:在多元人性论的前提下,柏林借助于有限理性这一框架,并通过对一元论和乌托邦等概念的消解揭示出人类的基本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从而达到对消极自由的辩护,进而逻辑地从新的人性观推导出新的自由主义理论。因此,解开这个问题,就能够清晰地解说柏林自由主义的“新”之所在,也就能解说清楚柏林自由主义的思想内核以及柏林思想与此前种种自由主义理论之问细微却重要的差别,使得研究抵达解剖分析柏林思想的最佳思想位置,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与柏林对话,进而借鉴柏林观念史的研究方法,析取出思想史上对柏林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可取之处,并借以发现进一步批评柏林思想、推进思想理论的空间。最后,作者也会殚精竭智,对以赛亚·柏林的观点提出自己思考形成的批评意见,就教于方家。
其他文献
人员编制的隐性膨胀是地方基层政府人员编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为掌握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我们选择A省YZH市CHD区作为样本,对其乡镇街道机关近十几年来的行政、事业编制的使用
为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学生到课人数进行自动统计、上下课自动打铃以及根据不同时段、室内光线强度、室内人数多少自动开关不同数量灯的智能型管理
<正>十几年前,我在一份由诗人们自办的杂志扉页上读到过这样的两句话,其中一句是川端康成写下的:“颓废貌似远离神,其实是捷径”。另一句来自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并不是因
在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冲击下,民主社会主义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逐步陷入困境。为了扭转颓势,欧洲的社会党人选择了一条既不同于传统民主社会主义,又不同于新自由
2009至2013年,我国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入第三个五年期。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并建立起素质全面、理念先进、行为规范、清正廉洁的法官队伍。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以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构成的综合整体,是区域内所有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以及物质能量的供应者。自从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后,在区
美国刑事诉讼法对隐私权的保护途径与现实意义,及其所体现的刑事程序权力控制的基本思路,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刑事司法权力的运用是“公民个体一国家"间紧张关系的焦点。风险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尤其是人才的竞争格外重要,不管是组织的诞生、运行及成长,还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创新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另外对组织的研究缺乏一个对组织整体的系统性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初期相比,今天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形成了极为庞大的市场规模。它的市场交易额度约占全球总量的
罗泌《路史》是一部保存有大量神话传说内容的著作,它以其全面丰富的资料涵盖和数量巨大的佚文保存,为广大学者所重视。然而,这样一部难得的著作,却没有学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