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证券价格反映了当前与资产相关的所有信息,但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的很多异象表明市场并不是那么有效。Kahneman(1973)提出了有限关注理论,认为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被大量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当投资者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只能将有限的的注意力更多的分配在引起其注意的信息上,并通过投资行为将这些信息及时的反映到市场中,而未被投资者关注的那部分信息则在股票市场中得不到及时的反映从而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研究投资者的有限关注度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于投资者、上市公司及证券监管机构等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投资者关注与股票市场表现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已有文献选用的关注度度量指标大多缺乏代表性,并且研究的样本多局限于某股票指数的成分股或某个行业的股票,多选取周度或月度数据,因此样本缺乏时效性,结论缺乏普遍性。此外,相关文献大多只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很少深入探究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鉴于此,本文以沪深全部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日度的百度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度的代理变量,研究投资者关注对中国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并且首次尝试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探究产生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从而相比前人研究,本文在样本选择、数据频率及影响机制的探究上更进一步。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假设,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全部A股从2011年至2018年共8年的以股票代码为关键词的日度百度指数,在剔除了上市时间未超过3年、ST和*ST股票后,共筛选得到2513支股票的日度数据。然后建立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度与股票市场表现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投资者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当期高的投资者关注度会给股票收益率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影响会在次日出现反转,并且在滞后2-5期持续为负向影响。此外,正收益率下的关注度对收益率的影响系数要显著大于负收益率下的影响系数的绝对值,表明投资者对利好消息更敏感。(2)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交易量和换手率等流动性指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滞后1-5期持续为正向影响。(3)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日内波动率和日间波动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高关注度会加剧股票的波动。此外,本文发现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中,当期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股票流动性及股票波动性的正向影响依次增大,并且对于股票收益率次日发生的反转效应也依次增大,本文认为这是由于在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依次增高,而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出跟风炒作等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此外本文首次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探究了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首先利用股票的主动买卖单数据,通过EKOP模型估计知情者交易概率PIN值,以此来度量股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的知情者交易概率PIN的平均值为0.2001,比以往部分学者计算的略有下降,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改善。然后建立了基于年度数据的横截面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可以改善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后按知情者交易概率PIN值将样本分为高PIN组和低PIN组,探究了不同信息不对称组合下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及波动率的正向影响在高信息不对称组要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而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则相反。本文认为这是由于高投资者关注度加速了市场中信息的扩散,从而改善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了知情者交易的发生,降低了股票买卖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而当投资者关注度较低时,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高,知情者交易概率较大,此时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就较高,同时知情者交易通常会伴随操纵股价的行为,导致市场质量的下降,从而加剧股票价格的波动。
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投资者关注与股票市场表现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已有文献选用的关注度度量指标大多缺乏代表性,并且研究的样本多局限于某股票指数的成分股或某个行业的股票,多选取周度或月度数据,因此样本缺乏时效性,结论缺乏普遍性。此外,相关文献大多只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很少深入探究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鉴于此,本文以沪深全部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日度的百度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度的代理变量,研究投资者关注对中国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并且首次尝试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探究产生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从而相比前人研究,本文在样本选择、数据频率及影响机制的探究上更进一步。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关假设,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全部A股从2011年至2018年共8年的以股票代码为关键词的日度百度指数,在剔除了上市时间未超过3年、ST和*ST股票后,共筛选得到2513支股票的日度数据。然后建立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关注度与股票市场表现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投资者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当期高的投资者关注度会给股票收益率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正向影响会在次日出现反转,并且在滞后2-5期持续为负向影响。此外,正收益率下的关注度对收益率的影响系数要显著大于负收益率下的影响系数的绝对值,表明投资者对利好消息更敏感。(2)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交易量和换手率等流动性指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滞后1-5期持续为正向影响。(3)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日内波动率和日间波动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高关注度会加剧股票的波动。此外,本文发现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中,当期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股票流动性及股票波动性的正向影响依次增大,并且对于股票收益率次日发生的反转效应也依次增大,本文认为这是由于在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依次增高,而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出跟风炒作等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此外本文首次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探究了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首先利用股票的主动买卖单数据,通过EKOP模型估计知情者交易概率PIN值,以此来度量股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的知情者交易概率PIN的平均值为0.2001,比以往部分学者计算的略有下降,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改善。然后建立了基于年度数据的横截面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可以改善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后按知情者交易概率PIN值将样本分为高PIN组和低PIN组,探究了不同信息不对称组合下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及波动率的正向影响在高信息不对称组要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而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则相反。本文认为这是由于高投资者关注度加速了市场中信息的扩散,从而改善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了知情者交易的发生,降低了股票买卖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而当投资者关注度较低时,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高,知情者交易概率较大,此时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也就较高,同时知情者交易通常会伴随操纵股价的行为,导致市场质量的下降,从而加剧股票价格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