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餐后高血糖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特点及相应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GGI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回顾性研究,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探讨餐后高血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及相应靶器官损害的特点,以了解餐后血糖升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符合其它入组标准的成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8例。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根据简易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分为三组:原发性高血压组(OGTT正常)(A组,n=7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组(B组,n=8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餐后糖尿病组(C组,n=75)。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病程、降压药物应用情况。所有患者均禁食12小时后,于清晨抽取静脉血,并立即送检,测定肾功、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并进一步行OGTT、留取尿液标本及相关物理检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MA/Cre)及心脏彩超、颈动脉血管彩超等指标。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4hABPM)结果记录相应时段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指标。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各组间一般资料、化验指标及物理检查指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秩和检验,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各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间基本情况的比较:三组资料在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及降压药物应用情况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血液生化指标中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甘油三脂(tg)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2、三组间血压水平的比较:通过对24habp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组间血压水平本身尚无统计学差异。3、三组间bpv指标的比较:①收缩压变异性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组及c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及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c组较b组差异性更显著(0.003vs0.023)、(0.006vs0.039);②舒张压变异性结果表明:与a相比c组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与a组相比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目前尚无统计学差异。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余bpv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观察组间比较各项bpv指标无统计学差异。4、通过对各组间靶器官损害(包括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与a组相比b组、c组尿ma/cre均有统计学差异,且c组较b组差异性更显著(0.001vs0.046),其余各组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5、各项血压变异性指标与靶器官损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24hssd、dssd、ddsd与lvmi呈正相关,余血压变异性指标与lvmi无相关性;②24hssd、24hdsd与尿ma/cre呈正相关,余血压变异性指标与尿ma/cre无相关性;③各项血压变异性指标与imt无相关性。结论:1.糖尿病早期阶段即餐后高血糖可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升高,且首先表现为对夜间血压变异性的影响。2.血压变异性增大较血压水平波动更加敏感,且独立于血压水平本身加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
其他文献
目的:1.建立一种简单、灵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同时测定血清中的犬尿喹啉酸(KYNA)和色氨酸(TRP)含量。2.用该方法测定健康国人血清KYNA含量和KA/T比值(KYNA/TRP),建
目的: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是由小肠简单柱状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将长链脂肪酸从细胞膜转运至内质网的功能。人类FABP2基因存在多个位点多态性,外显子(exon)2中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 (64 slice spiral CT) 灌注扫描成像技术测量和评价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正常胰腺41例,胰腺
(Ⅰ)rnThe beginning of my life was simple and much like every other little life.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as the first baby in the family always does. There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