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大目标,作为最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决定了我国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的内生性治理资源,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6年两会,《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新乡贤文化”并这样表述:“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国家治理需求以及政策风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将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治理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社会现状与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经验,认为新乡贤是解决我国当代乡村治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新乡贤是传统乡绅在新时代的旧貌新颜,不但继承了乡贤文化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基因,同时注入了民主、自由、平等、幸福等现代文明因子,比乡绅具有更多新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对比新乡贤与传统乡绅、新乡贤与乡村精英,得出在乡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经济资源薄弱,文化资源落后的情况下,新乡贤治理乡村具有弥补人才不足,促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山西省R村的深度调研,提出新乡贤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当前新乡贤在参与村庄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防范措施,如加强引导、严格法治等防患于未然;通过积极措施,例如搭建平台,舆论引导和出台相关政策等方式吸引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治理,提高乡村治理效果,最终促进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