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里迪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第二部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沃克通过选取一位孤独的黑人妇女梅里迪安在美国民权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经历,来体现作者的追求个人的生存完整与整个民族的生存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观念.该文试图从分析梅里迪安负罪感的三个来源来展示她起初分裂的精神状态.民权运动前的梅里迪安囿于家庭的狭小范围,生活在麻木的状态之中,她发现自己无法爱自己的母亲和儿子.这一阶段里她的负罪感主要来自不能胜任的女儿和母亲角色.为黑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民权运动使梅里迪安觉醒,使她意识到了自己和整个黑人的生存状态,也使她在民权运动的斗争中成长成熟起来.但是民权运动的消亡又为她带来了新的负罪感.因为深受民权运动和平主义和黑人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影响的梅里迪安不能接受为革命而谋杀的做法,作为革命者她也失败了.深受这三重负罪感煎熬的梅里迪安生活在分裂状态中.为了寻求自身的完整,她回到家乡南方寻找力量源泉.她从帮助他人孩子的过程中扩展了母亲的概念;她从黑人音乐和教堂中找到黑人传统;她还继承了黑人母亲的创造性.在为她的人民争取权利的一系列活动中,梅里迪安逐渐抹去了她的负罪感,获得了健康完整的生存状态,并把她的奋斗精神传递下去.沃克在作品中还借鉴了传统黑人百纳被的形式,通过选取不同的生活片段,描绘了一幅一名黑人妇女在广阔的民权运动中奋斗的生动画面.同时也因为百纳被形式的采用,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作品中追求"完整的生存"这一主题的宗旨.《梅里迪安》是沃克在她的小说中真正探索"完整的生存"的第一部作品,具有开创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