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近年来,关于天然黄酮类化合成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如葛根黄酮、银杏叶黄酮、山楂黄酮、黄芩黄酮等。杭白菊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其黄酮含量高达7%,远高于银杏叶中含量。 黄酮类成分的提取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溶剂热回流法,水提法等。为了探索现代高新技术引入到中草药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采用超声法提取杭白菊总黄酮。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影响提取工艺的4个重要因素: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溶剂量、提取次数,从而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此项研究是杭白菊黄酮提取的新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提取效率高,不需加热的优点。 由于草药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不稳定,常随采集地点、时间、加工方法等等而变化,欧洲草药制剂的生产工艺以“标准浸膏”投料。我们以杭白菊作为对象,应用超声技术提取制备了黄酮浸膏。用正交设计以浸膏得率及浸膏中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溶剂量、提取次数4个重要因素,得到的最佳制备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省时、不用加热、提取制备工艺比较稳定等优点。并发现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制备的浸膏,黄酮含量不稳定。 近几年对挥发油的研究也在逐步受到重视,我们在对杭白菊总挥发油的提取中比较了多种方法,以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法最好,用色质联用鉴定,证明杭白菊总挥发油中所含的36个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AIDS病毒等作用,已有较多的报道,而挥发油作为杭白菊的另一类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清热解毒等功效,药效研究相对较少。我们进行了挥发油体外抗菌、体内抗炎初步研究发现:菊花挥发油对常见感染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乙付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明显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炎症,而对甲醛所致小鼠足肿胀和炎症没有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