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自己:基于古希腊哲思传统所作的从灵魂到自我的建构性探索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自进入现代之后,尤其当今时代,面临日益严重的价值危机,尤其表现在伦理价值观方面,人类价值观的根基问题由此凸显出来。从唯物史观可知,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它属于人自己与外界之间的“历史性”头脑的东西,而缺乏存在性根基,这是人类价值危机的根源,也是有关人类伦理的根本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即需要有对这“历史性头脑”的自我觉察、自我认识,而人类古往今来对于我是谁迷惑不解,那个进行自我认识的主体即是自我认识的对象,因此自我认识最难认识,尽管“认识你自己”的呼声响彻古今中外,人类依然对此模糊困惑,这即需要研究人自己,由此对“认识人自己”这个问题本身进行探究的理论需求即凸显出来。  “人自己”是什么,区别于“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对人类“自身存在与生存”之奥秘进行探究的问题,牵涉到对人自身存在与生存之所由的本体性参究。本文基于古希腊哲思传统,从作为古希腊哲学基本主题的本性出发,从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即是认识自己的灵魂开始探索,是一个自形而下返观形而上、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统一于人之关系与生活的自我觉察的沉思探索过程。笔者将这过程分为三阶段,由此构成“认识人自己”的层次结构,而作为本文论述的三大部分:关乎形而上的“人的本性”部分和关乎形而下的“人的自我认同”部分,以及作为将形而上与形而下相关联的统合部分“人的功能中心”。本文第一部分是“人的本性”,从本性和灵魂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探究出发,经由对灵魂内涵的深入挖掘,牵涉到人的本性的根源,最后揭示出与灵魂本质运作相关的德性是人的本性的核心,并且就哲学和伦理学而言,德性即是人的本性,是人存在的本质。本文第二部分是“人的功能中心”,德性即是通过人的功能中心的健康运作而发挥作用的,它是灵魂这生命空间形式与肉体统合的关键所在,牵涉到灵魂本质运作的推动与有机体功能发挥的衔接与关系问题,主要论述人的功能中心的哲思基础、生成内涵和机能,以及人的功能中心的运作及其机能的紊乱失调,这牵涉到德性缺失的本质、内在形式以及主要表现和内容。本文第三部分是“人的自我认同”,人的自我认同的基础与灵魂及其本质相关,牵涉到人的德性失落,人的自我认同即从人的功能中心构建起来,并着重论述由此构建起的典型的九种自我类型,对它们德性缺失的自我状态及其相应的基于自我觉察的自我转变,进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展开阐述,作为回归人的德性生活状态的必由之路,以应对当今人类的价值危机。
其他文献
所谓的伦理学或称为道德哲学,是对道德进行的一种哲学上的研究。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现代学徒制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诀,已经成为各国职教领域广泛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也已成为众多企业效仿的模板,但在我国西部地区,大型企业相对稀缺,实践教学的融合
马克斯·韦伯概括了工业时代的特征:世界的祛魅;大卫·格里芬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新时代特征:世界的返魅。我们处在新时代演变进程当中,技术的返魅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不仅逐步推广和应用到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而且逐步融入建筑类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本文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教学中运用BIM技术使学生对施工现场平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