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lqy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鉴属于“舶来品”,直到近代才传入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年鉴起步晚,起点低,一直在曲折中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年鉴事业得到了一个较大的发展。2006年5月18日,《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政府立法把“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明确成为地方各级修志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逐年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成为各地区地方志机构的主要任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或作为纯粹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使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框架结构被认为是年鉴的“骨架”,地方综合年鉴框架是承载各类资料、信息的主体架构。总体框架的确立,才使得全书各个方面的内容有所依附。因此,框架设计对于年鉴这一系统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中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框架常常套用,没有特色,形成“千鉴一面”的现象,年鉴编纂中对总体设计和各个栏目、分目的划分不规范,令读者检索困难,条目编写缺少规范性,等等。在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候,做好年鉴的框架设计尤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现状。首先以年鉴的起源为开端,接着回顾了国外年鉴和中国年鉴的发展脉络。地方综合年鉴的种类目前可分为综合性年鉴、行业年鉴、统计性年鉴和企业年鉴四类。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关系也在本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结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年鉴发展的现状,认为定位于官书的年鉴更有利于年鉴的发展。第二部分,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年鉴的框架在被定型后,很少做修改。这使得年鉴所反映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二,部分年鉴在层次划分中显得不够清晰,不便于检索。第三,本地区的特色不明显。在这一章节,针对这些分别提出了对策。第三部分,地方综合年鉴中条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设计既要规范,坚持分类科学、归属得当的原则,又要大胆创新,体现年鉴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条目是年鉴的细胞和基本单元,年鉴的条目化就是“积木化”,以条目切割信息资料总体,每一个条目对应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料主体。如果说框架是年鉴的骨骼,那么条目就是年鉴的血肉,其优劣决定了年鉴的质量。地方综合年鉴条目的设计应具有新颖性、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全面性、概括性、可读性、公开性、检索性、规范性。第四部分,结语。地方综合年鉴长期以来推行“背靠政府,面向市场”的运行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得到收益。但是各级地方志政府在参公以后纳入到了地方财政预算,不得不面对成为“官书”的尴尬。在这一章节探讨了这一政策对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影响,以及应该采用的态度和方法。
其他文献
北京市和河北省崇礼县滑雪旅游市场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经营历史,为了探讨两地滑雪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滑雪市场的开发和经营提供直接经验和参考依据,本文对北京市1
分析了活动特性、人群类别、环境因素、场地类型和组织管理等对大型社会活动事故风险的影响,论述了大型社会活动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提出了大型社会活动风险控制的范围
当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正处于嬗变之际,必须针对当前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由慈善福利型向制度福利型转型的发展趋向,科学确立与
设计了一种较高PSRR和较低温度系数的带隙基准电压源。运用斩波调制技术和动态元件匹配技术,有效减小了运放失调电压引起的温度漂移。基于CSMC 0.5μm CMOS工艺,使用Hspice工
阐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的基本流程,包括危害事件识别、风险分析及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测及管理。结合我国铁路相关标准规范及应用的可操作性,提出高速铁路风险矩阵
智慧交通是智能交通在物联网、移动互联、3G/4G无线通信网络等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下的全新演绎,是城市化进程中道路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针对地铁车站通风系统及其空调安装监理等实践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阐述地铁通风空调的基本组成、主要特点、设备安装质量以及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案与措施等。
从女性主义和科学史领域的发展背景出发,初步探讨了西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坚持性别的社会建构和科学的社会建构是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两大理论前提,它们表达了
文章首先就FTTx的概念以及技术构架做出了必要说明,对常见的几种光纤接入方式给出了概念层面的解析,而后就构建于FTTx网络之上的流行的PON技术概念作出解释,并且提出典型PO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