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随着经济总量的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产业技术革新升级,产业用水量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的严峻形势,节能、增效,提高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产业用水增长质量表示了在产业生产环节中,对用水状况优劣的定量分析,而研究产业用水增长质量变化的影响因子能有目的,有效的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对制定相应的水需求管理政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构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台湾、香港和澳门除外)产业用水变化的全要素分解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计算了1997~2008年中国各地区产业用水规模边际、技术边际与结构边际,并对其进行了时空分异分析。然后计算出中国各地区1997~2008年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以此来评价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状况。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Gini系数、Theil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探讨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空间关联模式。而后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经济增长拉动了水资源利用量的增长,而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水资源利用量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研究期内,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总体和局部都呈现提高的态势,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显著,区域空间差异明显,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研究期内,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总体和局部都呈现提升的态势,但提升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总差异在逐年增大,在总差异的组成中,东、中、西地区间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贡献比例较大。导致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存在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此,平衡经济发展,适当加大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投资力度,是全面提升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缩小地区差异的关键所在。(3)影响各类研究地区产业用水增长质量变化的因子并不完全一致,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和用水强度成为四种研究类型区共同的影响因子,说明扩大经济总量,实施产业技术进步以及,降低单位产值水资源消耗对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提升影响普遍且显著;另外,从进入到各研究区域回归方程的影响因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人均教育费用支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上述因子与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正相关,而人均水资源量,农业用水比重,用水强度与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