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语动词通常被定义为动词+副词、动词+介词、动词+副词+介词的惯用组合。短语动词在现代英语交际中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因此,熟练正确地使用短语动词是学习者掌握英语所必备的条件。尽管学界充分认识到了掌握短语动词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国内外关于学习短语动词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旨在考查翻译学习与语境学习这两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学习短语动词提供有效的方法,并且探索短语动词学习存在困难的深层原因。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两组受试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自整体英语水平相近的两个自然班。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相同的30个短语动词,一组采用翻译学习法,另外一组采用语境学习法。研究者设计了识忆测试和产出测试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并通过即时与延时测试、自我汇报和回顾性访谈来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用SPSS 13.0软件来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种学习方法存在着显著差异。在识忆测试中,翻译学习法效果优于语境学习法,然而在产出测试中,语境学习法更有优势。本研究也证实了语境学习法有利于短语动词的记忆保持。“加工水平说”理论阐释了受试者在翻译学习法与语境学习法中的不同的认知过程。同时,根据自我汇报和访谈的结果,本研究总结出学习短语动词困难的主要原因:丰富的语义、复杂的句法结构以及汉语与英语的结构差异。此外,研究结果证明带有成语意义的短语动词比带有字面意义的短语动词更难掌握。本研究结果对短语动词的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中国大学生学习短语动词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短语动词,提高英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