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近几年雾霾问题频发引起了人们对大气污染的高度关注,硫氧化物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但其也是引起高污染的主要行业,因此本文以硫氧化物为例,对工业环境效率进行测算并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并进行国际比较,试图学习国外先进做法,改善我国环境质量。首先,基于WIOD数据库的数据,引入投入产出法测算了各国1995-2009年工业行业最终需求侧完全污染排放量,进而算出完全环境效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至2009年我国最终需求引致的工业完全硫氧化物排放总量在1995年至2001年是递减的,在2001年至2009年阶段是递增的;各工业行业完全环境效率从1995年到2009年大体是一个递增的过程;通过各国完全污染排放量的对比发现排放趋势有明显差异,发展中国家总体上污染排放呈递增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愈发明显,而发达国家污染排放呈递减趋势,环境状况越来越好;发展中国家硫氧化物排放量整体上大于发达国家,在测算的发展中国家里,中国污染排放量最大;发达国家的完全环境效率大体都高于发展中国家,从行业平均来看,中国环境效率最低,环境效率最高的是意大利。其次,通过对各国环境效率变动进行结构分解,深层次探寻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得出结论:美国和意大利方面,中间需求效应与增加值系数效应一样,对工业行业环境效率贡献率有正有负,中间需求增大会使部分行业环境效率提高,也有部分行业环境效率会降低。排放强度效应对环境效率的影响是最大的,且多为正效应,提高环境效率,提升环境质量可从排放强度此方面入手。通过测算中国分行业对工业整体环境效率变动的贡献率,结合效率高低,将中国工业行业分为四类,分类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中国1995-2009年行业环境效率变动中排放强度贡献率最大,增加值系数和中间需求贡献较小甚至为负。最后,从总体和行业层面对我国提出了政策建议,以达到提高我国环境效率,提升环境质量,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