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体力劳作时间骤减,综合压力的剧增,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状态。体育则是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因而“时尚体育”一词近年来耳熟能详。那么不禁要问,时尚体育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促使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引导和调控时尚体育良性发展?本研究通过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量化与质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证相统一的分析方法,综合利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时尚学的相关理论,对时尚体育的属性、特征、功能、范畴、要素结构、概念以及类型进行了理论构建;分析了时尚体育的缘起与项目嬗变、时尚体育观念与行为的现状及时尚体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以要素作为切入点,研究时尚体育观念与行为层面的规律以及时尚体育项目运行的规律,进而分析了时尚体育的成因,最终为时尚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引导与调控思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时尚体育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和区域内,以新颖、刺激的体育项目为载体,由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人推崇并运用,并触发民众从众和立异心理,形成广泛的追逐和模仿行为的一种身体活动,一种属于休闲体育范畴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具有一定的阶层、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周期、快速消融与更新、模仿、个性、叛逆等特殊属性,因此具有阶层性、短暂性、周期性、地域性、新奇性、差异性、模仿性和从众性、有闲性、时效性与广泛性、规模性以及文化特性等特征,并展现出相应的体育本体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时尚体育由5种主要要素构成,其中物质要素、心理要素以及载体要素为核心要素;以“生命周期”为分类依据,将时尚体育分为经典时尚体育和通俗时尚体育。二,时尚体育缘起于西周时期,“田猎”成为第一批时尚体育代表性项目;古今中外在各时期均不断出现具有特定时期代表性的时尚体育项目,交迭更替;目前时尚意识、体育意识和行为水平最高的是欧美地区,欧美时尚体育受众比例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时尚体育受众比例偏低;目前热门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度比较高的运动竞技类体育活动,另一类是认知度相对较低的、新兴的休闲体验类体育活动;时尚体育表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即多元化、全球化、低碳化、科技化、大众化现象;也表现出消极的发展趋势,即盲从化、沉迷化以及文化异化。三,群体时尚体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构成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心态、社会舆论以及社会思潮等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个体时尚体育行为的发生,是在特定社会环境的作用下,个体产生时尚体育认知和时尚体育需要而引发时尚体育行为。四,体育项目在成为时尚体育项目之前,将会经历一个被“遴选”的阶段(孕育期);时尚体育项目运行周期是从某一时尚体育项目兴起始、经巅峰,至衰退和消亡止所经历的时段区间;部分已消亡的项目在特定时期具备回归与复兴的可能;物态标志、受众规模、项目识别度、市场化程度、组织成熟度以及差异化利益展现是时尚体育项目周期阶段识别的6项指标;在时尚体育项目运行周期中,不同的载体(时尚体育项目)体现出4种不同的生命路径。五,时尚体育的成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心理、项目和传播等原因而导致的。首先,经济的发展使运动媒介、法律制度、闲暇时间以及潜在人口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从而满足了时尚体育得以兴起的物质条件;其次,社会心理诉求达到了一定的强度,从而满足了时尚体育得以兴起的社会心理条件;再次,载体本身具备了新颖、奇特、刺激、极限以及高雅(或通俗)等时尚体育兴起所需要的载体特质;最后,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介入,促使时尚体育迅速兴起。六,中国古代时尚蹴鞠运动始于西汉,隋唐时期得以兴盛,进入时尚的巅峰样态,宋代蹴鞠时尚属性消失,蹴鞠运动的时尚生命由此完结;时尚蹴鞠运动因汉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统治者引领、至上而下传播,以及载体新奇、刺激而兴起,因宋代的社会心理诉求发生变化以及经济繁荣、受众广大、“鞠器”产业化而消亡。七,应在“三原则“指导下,从心理、行为、物质三个层面切入,立足于通过传播提高认知,通过制度规范行为,通过传播和政策倾斜吸引资金,从而实现对时尚体育的引导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