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反映企业管理者在投资决策中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偏好,反映企业风险承担偏好。在纯粹竞争市场中,基于市场信息完全对称的前提下,依据净现值法则,凡是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都可以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此时企业只要采取积极地风险承担投资策略,就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由于现实经济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问题,使得纯粹竞争市场并不存在,因此企业无法完全基于理性人假设,为企业的风险投资做出决策,最终导致不同企业风险投资偏好不同,风险承担水平呈现出不同差异。从宏观层面看,风险承担是推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风险投资项目带来的超额回报率能显著促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积累,提高社会生产率。从微观层面看,风险承担是企业作为“非完全理性人”为获得投资收益而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积极承担风险产生的必然结果,通过风险承担来获取投资收益提高企业价值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因此,本文选取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系列特征的典型变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考察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以及风险承担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中的经济后果。本文以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的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及其经济后果。主要研究结论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不同。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具体来说,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其风险承担水平最大,成长期的企业次之,成熟期的企业最低。这可能与企业阶段特征、管理层风险承担动机等息息相关。(2)风险承担水平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实证研究表明,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价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带来的经济后果不同。本文研究发现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