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一篇文章,课堂上到底“教什么”成为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教学内容过于混乱,没有学理,该教的教不了,不该教的乱教。针对这种情况,王荣生教授的“选文类型”理论给语文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视角。依据王荣生教授的“选文类型”理论,把教材篇目可以划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其中的“用件”类选文主要分为语文知识文、引起议题文、提供资料文,它关注的是文本内容的实用价值。本文重点对“用件”类选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思考和探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梳理,在阐释“选文类型”理论对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意义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教材“用件”类选文的篇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归类,同时结合研究者观察到的教学现象,对当前教学过程中“用件”类选文的误用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研究者结合“用件”类选文的教学案例,分别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三个方面,提出了三种“用件”类选文的教学策略。在这个基础之上,得出了高中语文“用件”类选文教学的整体应对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括:第一,明确选文分类。根据选文特点,准确定位选文,“用件”类选文定位的标准就是文章的实用价值;第二,明晰教学目标,只有找准“用件”类选文的教学目标,才能展开有效教学;第三,优化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提炼语言等方式来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议题和资料;第四,选择适宜方法,主要有朗读法、讨论法、问题导引法、迁移训练法等,与此同时,面对具体文本时,教师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