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挑战与前景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在美国爆发了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它的破坏力之大、涉及面之广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资产证券化作为美国次级债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次贷危机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深入剖析两者的关系将对全面认识本次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次贷危机对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影响还十分有限,却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挑战,如何正确对待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在我国的运用无疑成为当前更加值得思索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研究,形成对发展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思考。以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为理论模型,分析资产证券化对次贷危机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下,从美国已经发生的危机中吸取教训,通过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的双管齐下,资产证券化才能够真正在我国的金融机构发挥其有效分散风险、合理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并防止类似的危机在中国发生。由次贷危机反观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认识到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有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全文共分为五大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二章追溯次贷危机形成的根源,通过对与次贷相关的基本概念的解释以及次贷在美国的金融机构产生并繁衍的内部和外部背景分析,挖掘导致这场危机的源头所在,为进一步论述打下基础;第三章中运用了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提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作为理论模型,根据该模型中金融环境从稳定到不稳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三个不同阶段融资行为的特征,对照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探析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对于导致金融不稳定及次贷发生的内在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以此作为过渡,为讨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挑战与前景设下伏笔。第四章论述我国在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本身已经面临的挑战,以及从次贷危机中应吸取的教训;第五章反观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着眼于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得出本文的结论。
其他文献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养成学生以下的良好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具体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细化预习内容。细化内容,使预习有文可依。在布置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由于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觉意识相对较弱,“面面俱到”只会使他们更加无
期刊
董事会规模对董事会效率的影响,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通常通过研究董事会规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间接检验董事会规模对董事会效率的影响。本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