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隐球菌感染后AQP4表达与脑水肿关系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2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球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真菌,其中仅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具有致病性。相关研究显示,隐球菌侵入人体的可能途径为通过肺吸入,穿越肺血屏障后入血,播散至全身,甚至穿越血脑屏障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是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最危险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与炎症引起的脑水肿有关。目前对本病脑水肿发生机制的研究尚属空白,临床中缺乏治疗手段,因此,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中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发现AQP4蛋白与脑水肿密切相关。AQPs是一类处于持续开放状态的膜通道蛋白,其中AQP4选择性的高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构成血脑屏障的第二道隔膜,起调节水运输的作用;另外也有文献报导AQP4可能是一种渗透压感受器或受体,对渗透压的变化具有渗透调节作用。在脑组织中水转运和平衡的维持与脑脊液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推测AQP4可能参与新生隐球菌感染后CSF的循环调节。本实验采用在健康C57BL/6小鼠尾静脉内注射接种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建立小鼠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模型,对感染后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实验组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模型脑组织含水量于接种隐球菌菌悬液后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在6h、12h、24h和48h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2)实验组小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表达从接种菌悬液后24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在24h和48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AQP4蛋白密切相关,并且小鼠脑组织中AQP4蛋白在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脑水肿中表达的动态过程及AQP4蛋白表达上调时程与脑水肿密切相关,提示AQP4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新生隐球菌感染所致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揭示隐球菌性脑膜脑炎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保留性损伤大鼠脊髓水平磷酸化CaMK Ⅱ(pCaMK Ⅱ)的变化及鞘内注射CaMK Ⅱ特异性抑制剂AIP对SNI大鼠机械痛敏及脊髓背角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