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的乌托邦小说是清末小说中较少引人关注的类型。在这些小说中,文人们基于对现实的不满,企图通过想象在文本中构建自身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蓝图。本文从政治视野、性别视野和科幻视野这三个方面切入探讨乌托邦小说,力图从中对这一类型小说进行梳理。 论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对于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分别从儒家、道家和西学东渐等方面介绍了清末乌托邦小说兴起的原因。第二章从政治视野切入,以梁启超发表于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为引,着重分析了文人们对未来道路的展望与选择。第三章分析了性别视野下的乌托邦小说书写,从女权提倡的原因、女子救国的出现和不同女性形象的特征这几方面阐述女性形象在乌托邦小说中的重要意义。在清末积贫积弱的大背景下,清末的小说家们表现出了对于科学的空前推崇,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文明境界”。通过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何种视野出发,晚清小说家都试图在保留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以此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尽管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的一些思想今天看来比较狭隘,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这些乌托邦小说中,当时的有识之士对于未来国家的美好期望和为了改变当时危局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