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爆发的次级抵押债务危机以及紧随其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波动,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因此破产,冰岛甚至一度面临国家破产的局面。此次的金融危机使得众多的投资者,这其中不乏精明的机构投资者的财富在一夜之间蒸发殆尽。关于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众多,但仔细回顾整个次级抵押证券从产生到兴起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评级机构在其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无独有偶,回首过往的几次危机,包括安然案件,世通案件,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这其中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评级机构的身影。评级机构也许没有制造危机,但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令我们惊奇的是,纵然发生了这许多次的重大危机,评级机构似乎没有彻底转变,仍旧在每一次事件中扮演着相同的角色。同样令我们诧异的是,监管机关对评级机构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而是放任这一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不断重复着自身的过错。评级机构这一金融机构从20世纪初出现以来,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中小投资者参与金融市场的能力,随着近年来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以及评级收费模式和评级方法的不断转变,评级机构带给金融市场的不仅是诸如消除信息不对称等的好处,还带来了金融海啸般的灾难。但是,这样的风险却被放任了,自律机制的失效,与监管机构的失位使得评级机构不断重复着以往的过错。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历次的小修小补均无济于事,对于评级机构而言,监管环境还是过于宽松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当而有效的监管措施,使得评级机构这一金融中介能够承担起看门人的角色。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在借鉴发达国家的制度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针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方法。本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评级机构的功能及其所引起的危机,通过分析历次的危机,提出了评级机构所承担的角色与其并未发挥这种角色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评级机构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原因,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分析此种问题是不可能仅依赖自律机制就可以得到完美解决的。第三章主要选取了世界上主流的评级机构监管模式——美国式监管进行分析,指出现今的监管模式过于宽松,并指出了监管的改革方向。第四章结合中国的本土实际和评级的自身特性,对于我国评级机构监管的现阶段政策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以及评级机构监管的本土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