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功能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对乳癌细胞生长、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作用机制,为研究乳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实验依据。   方法:   1、 参照GeneBank中BRMS1的基因序列,通过自行设计并扩增得到BRMS1基因cDNA的引物一对,构建了携带有全长BRMS1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BRMS1);   2、 应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actamin2000介导,进行pcDNA3-BRMS1转染,阳性克隆通过在含G418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得到,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阳性克隆中BRMS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   3、 应用MTT法分析BRMS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乳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4、 应用划痕实验和Boyden小室法,分析BRMS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乳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5、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RMS1基因转染对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6、 采用裸鼠原位接种肿瘤模型,观察BRMS1基因在体内对乳癌生长、转移的影响;   7、 采用裸鼠尾静脉接种肿瘤转移模型观察BRMS1基因对体内乳癌转移的影响;   8、 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BRMS1基因对乳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9、 采用染色体畸变分析、PCC断片研究BRMS1基因对肿瘤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   10、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RMS1基因对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11、采用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BRMS1与核受体直接结合;   12、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方法测定转录活性。   结果:   1、自行构建的BRMS1真核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 I和Xho I酶切后电泳和扩增片断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成功;   2、G418筛选得到的稳定阳性克隆,经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转染BRMS1基因可以在乳癌细胞中提高BRMS的表达水平,表明高BRMS1表达的细胞株筛选成功;   3、MTT的结果表明BRMS1对乳癌细胞MDA-MB-231、MDA-MB-435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4、划痕实验结果表明BRMS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435体外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5、Boyden小室实验结果表明:BRMS1基因转染细胞的穿越细胞数与未转染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BRMS1基因转染细胞的穿越细胞数与空载体组相比也显著减少(p<0.05);   6、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BRMS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435的周期分布及凋亡无明显改变;   7、裸鼠原位接种肿瘤实验结果表明:BRMS1基因对裸鼠的体重及肿瘤的生长速度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影响;BRMS1基因转染组的原位肿瘤分化程度较高,而恶性程度偏低;   8、肿瘤转移模型观察:未转染对照组裸鼠有5例明显的肺转移,5例出现肝转移;转染空载体组裸鼠也出现5例肺转移,4例肝转移,而BRMS1转基因裸鼠组只有1例出现肝转移。表明体内BRMS1高表达能抑制乳腺癌肿瘤的转移;   9、肿瘤组织血管实验:与未转染组比较,BRMS1转基因组裸鼠的肿瘤血管数目较少,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表明BRMS1基因能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   10、克隆形成实验结果:BRMS1转染组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的生存曲线基本一致,表明BRMS1基因不影响肿瘤细胞受照射后的存活率;   11、染色体畸变分析、PCC断片分析结果: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BRMS1转染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及PCC断片率低于空载体组与未转染组;   12、Western Blot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BRMS1基因对辐射修复相关蛋白FEN-1、XRCC1和Ku-7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13、BRMS1可以与雄激素,雌激素等多种核受体蛋白结合,同时作为协同抑制因子抑制AR和ER-a的转录活性。   结论:   1、在体外实验中,BRMS1基因通过降低肿瘤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BRMS1基因不影响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DA-MB-435的增殖能力、迁移和转移能力;不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   2、BRMS1基因不影响裸鼠原位移植肿瘤的形成及肿瘤细胞本身的生长;BRMS1基因通过抑制移植肿瘤的血管生成及促进体内移植肿瘤的分化,从而降低肿瘤的恶性程度,抑制裸鼠移植肿瘤的远处转移;   3、BRMS1基因对肿瘤细胞受照射后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不影响肿瘤细胞受照前后相关辐射损伤修复蛋白的表达。BRMS1基因通过降低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4、BRMS1与核受体蛋白结合,调节核受体的转录活性将揭示BRMS1基因的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开辟了一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其他文献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被一代一代人记载与传承下来,其中也包括武术文化.当代提起武术文化,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中国的武侠电影,很多成功的演员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鲜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群众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提高群众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文化建设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文章基于目前的基层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对基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同时催生了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对传统线下行业带来的冲击非常之大,其中图书馆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人们
高校转型主要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学改革入手,而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应是实践教学.文章从本科教育出发,以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录音艺术专业的
摘 要:当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一定问题,高师音乐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总体上无法满足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求。文章探讨了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衔接的不足,分析了高师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并探究了如何加强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衔接;课程设置  注:本文系郑州师范学院2019年第二批“提质工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课
实验目的:   疟疾是由蚊媒传播的热带地区最常见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恶性疟原虫是最具致死性和危害性最大的原虫种属。全球每年有3~5亿人感染恶性疟原虫,200多万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