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猪联合育种体系建立与成效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猪肉食品消费大国,且生猪养殖规模和存栏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但生产效率亟待提升,其中种猪的质量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在受到非洲猪瘟的侵袭之后,这一需求变得更加迫切。2009年8月正式发布的《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提出从国家战略高度,通过联合育种的方式,来持续提高种猪核心群的质量。实施区域性联合育种,不仅可以提升区域内核心种猪场的技术水平,还能通过加强遗传联系,助力国家联合育种计划的实施。所以在此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区域性的联合育种工作。本课题以安徽省内生猪核心育种场为对象,收集整理了生长和繁殖性状表型数据,并进行遗传评估分析。其中生长性状包括达100kg体重日龄和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繁殖性状包括总产仔数,通过BLUP方法计算出各个性状的育种值,并对不同性状的EBV进行经济加权得到选择指数。研究结果如下:1.场一和场二对三个品种猪达100kg体重日龄在2012-2017年的时间内选育效果较好,两个场EBV值呈比较稳定的下降趋势,但其他场的选育波动性比较大,变化不稳定。2.场三对杜洛克猪背膘厚的选育一直呈下降趋势,场四长白猪和大白猪背膘厚在2014年之后遗传进展变好且呈稳定的下降,其他场在这几年内波动大且较不稳定。3.场一总产仔数遗传选育进展较好,而其他场对这一性状的遗传进展不稳定、波动较大。尤其场三三个品种猪在总产仔数这一目标性状上其EBV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4.区域联合进展分析中,三个品种猪达100kg体重日龄遗传进展较好,育种值能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杜洛克猪背膘厚在2013年之后能稳定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但是长白猪和大白猪波动较大。三个品种总产仔数波动都比较大,遗传进展都不能稳定变化。5.五个场间整体关联性还有待提高。其中场一和场二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关联率分别为1.40%、1.90%和4.20%;场二和场三这三个品种关联率分别为0.50%、1.60%、0.10%,其他场间关联率为0。
其他文献
燃油系统通气阀门的核心技术起源于汽车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目前被国外供应商技术垄断。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应用流体力学分析并解决通气阀门的排气性能和动态泄漏量之间的矛盾关系,应用力学原理计算出能够同时满足所有通气阀门性能要求且相互矛盾的浮子重量、弹簧弹力等参数;研究的方法:通过质量功能展开工具对通气阀门研究目标进行设定,形成阀门结构方案,然后使用流体力学和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其中流体力学运用FLUENT
本文针对电机及拖动课程涉及面广、概念抽象、难于理解的特点,将比较法、任务驱动法和PBL教学法应用于课程讲授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
有时,不少上网的朋友需要知道自己ISP的域名服务器(DNS)的IP地址,以便在某些时候使用.比如,使用Foxmail的"特快专递"发送邮件时,就需要调用DNS查询收件人邮箱服务器的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