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平板显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过去的大尺寸显示器正处于向薄型轻量化以及更耐冲击、能实现柔性等特性转变的过程,而柔性玻璃以其薄型轻量化、能实现柔性的优点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正是基于柔性玻璃的制备的启发,本论文尝试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碳纳米管和纳米SiO2的二氧化硅玻璃,并对玻璃进行探索、表征和测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较重要的湿化学反应技术,是从液体反应物中用来合成无机材料和有机-无机混合材料。溶胶凝胶法具有实验反应的温度低,均匀掺杂容易实现,反应过程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用溶胶凝胶制备块状玻璃的困难在于凝胶在干燥和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溶剂的蒸发而有较大的体积收缩所引起的应力。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二氧化硅玻璃以及掺杂有碳纳米管、纳米SiO2的快状二氧化硅玻璃,利用多种测试表征方法对该玻璃的微结构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这类玻璃在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等诸因素的最佳结合点,为将来进一步探索溶胶凝胶法制备柔性玻璃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由于在干燥过程湿凝胶会发生大量体积收缩,研究了避免开裂的问题。干燥方案为:取5 ml溶胶放置60℃干燥箱中密封干燥30 d,最后得到块状不开裂的干凝胶样品。(2)对二氧化硅干凝胶分别进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激光拉曼光谱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其组成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从室温到400℃的升温阶段,质量的损失幅度在35%左右,采用缓慢升温防止凝胶开裂。继续升高温度到600℃,600℃保温5 h,硅氧四面体网络大量形成,玻璃充分致密化,最后制备出的直径约为15 mm,厚度为3 mm的小圆片样品。(3)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碳纳米管和纳米SiO2的二氧化硅玻璃,采用超声波震荡仪和机械震荡法使纳米颗粒分散在玻璃中,着重研究了掺杂量对玻璃的密度和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掺杂含量的增加,玻璃的密度和硬度都随着增加。碳纳米管和纳米SiO2作为增强增韧相,增强了玻璃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