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推出期货机制,至今已有14年时间了。发展时间虽不算长,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绝不亚于国际上其他期货市场的发展经历。期货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之一是风险转移,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决定着期货市场的存在和发展,离开套期保值期货市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通过套期保值就能达到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这正是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越来越吸引更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原因。现货经营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时候,会事先对自己的经营利润有一个基本估计,所以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市场上的报价包含着对市场的理性分析因素,只有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出对风险回避的决策,并且有利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要规范期货市场必须大力培育套期保值交易,使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首先是要鼓励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交易。可以说,期货市场正是迎合了企业回避风险的愿望而存在的,引导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是期货交易所的职责之一,套期保值交易的增加既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利于抑制期货市场的违法投机行为。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发展期货市场的本质要求;期货市场只有充分发挥套期保值功能,才能为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但是,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仍处在试点阶段,市场机制尚未健全,期货投机者逼仓现象屡有发生,当前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不足,套期保值者实力远远弱于投机者实力。正如W·格罗斯曼指出:“中国在期货市场因没有进行套期保值而遭受的损失,要比偶然的交易失败所带来的损失大得多”。中国期货市场根基不牢、稳定性差,交易品种少,加之某些交易所监管不严,期货价格波动异常,市场无法把握,交易纠纷乃至诉讼不断,极大地干扰了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说,倡导、鼓励及保护套期保值,是促进我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决定我国期货市场生死存亡的大事。 通过研究有关套期保值的理论,分析我国期货市场中套期保值交易与投机交易的比例关系、分析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可以研究我国期货市场是否充分发挥了套期保值功能。而对我国期货市场现状的分析,深入研究套期保值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则可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价格发现、回避风险、合理调配资源等经济功能,才可以使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能拥有一个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市场。本文试图从套期保值的积极作用、套期保值理论的演进、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现状、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等方面作一综合论述。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约三万八千万字。 第一部分:套期保值的主要作用及其理论演进。在该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套期保值的概念、套期保值的基本实现形式、以及套期保值的有关理论,对套期保值的理论演进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笔者论述了套期保值实现的经济基础,即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相关性;最后,从现货市场基础和期货市场基础两个方面论述了的套期保值的顺利实现。 第二部分: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现状。首先,肯定了中国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交易占有一定的比例、部分品种比较成熟、并分析了几个典型的套期保值案例;其次,指出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比重仍然较低,套期保值交易数量少、套期保值的有效性较差的现实情况。 第三部分:中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在该部分中,笔者首先论述了制约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充分发挥的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套期保值交易主体构成上存在重大缺陷、套期保值交易品种不规范、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关性不强、期货市场运作机制有缺陷、、期货市场外部条件不完善等五个方面;其次,笔者分析了充分发挥我国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对策,提出了如下的对策:积极培育套期保值交易主体、恢复和搞活大品种的期货交易、完善和规范期货市场交易机制、改善期货市场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