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病理性疼痛为由周围或/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并表现为感觉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疼痛。临床表现为异常性疼痛、感觉缺失、感觉迟钝、痛觉增敏、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感觉错乱等,常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发生于带状疱疹,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和肿瘤等老年性疾病。据估计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在美国和欧洲有超过600万,全世界超过2600万的患者,导致全世界超过每年3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用,这些费用的大部分用于药物治疗。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变现为对周围神经和皮肤的损害的慢性疾病,2008年全世界有249,007名新发患者。虽然目前麻风患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全球仍有数百万病人,其中一部分患者可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与以前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可能发生于麻风患者的观念相反。关于麻风患者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问题在国外已经开始研究,在中国尚未引起关注。
目的:确定中国麻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改善麻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对山东济南、安丘、诸城、滕州及江苏泰州的麻风村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个人访谈,回顾性调查麻风病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情况和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有关危险因素。
结果:在275名调查麻风患者中,有126人(45.8%)在麻风愈前或愈后期间发生过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有46人(16.7%)疼痛发生的时间是在应用氨苯砜单一疗法2年以后,9人(7.1%)为调查时仍存在性疼痛。126名患者中疼痛强度为轻度者7人(5.6%),中度者49人(38.9%),重度者70人(55.5%)。疼痛强度计分平均为7.75。男性疼痛患者的平均疼痛强度高于女性患者。疼痛性质为刺痛性者69人,(54.8%),烧灼性者31人(24.6%),电击感疼痛者12人(9.5%),紧缩性疼痛者11人(8.7%),刀割样疼痛者3人(2.4%)。受累神经分别是尺神经(79.4%)、胫后神经(42.1%)、腓总神经(32.5%)、正中神经(19.8%)。分别有86.5%、96%和94.4%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诉有对生活、工作和睡眠的影响。Ⅱ型反应为唯一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论:麻风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我国麻风病人中也较为常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麻风神经功能损害者除了进行畸残防治外,应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