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W-MRI评价酸刺激前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腮腺功能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DW-MRI对于评价酸刺激前后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患者腮腺功能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14人作为病例组;同时招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GE1.5TMR扫描仪对所有受试者先进行腮腺常规MRI(T1WI、T2WI、T2WI抑脂)及DWI(b=0,1000s/mm2)扫描,口中含维生素C丸200mg后立即连续重复DWI扫描15次(共37.5分钟)。测量酸刺激前后每个腮腺的ADC值。用成组设计t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酸刺激前(静息时)腮腺平均ADC值有无差异;观察并比较两组受检者酸刺激后ADC值的变化趋势。记录酸刺激后达到最大ADC值的时间(Tmax),并计算ADC值的增长率(IncreaseRate,IR)。  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获得良好的常规MR及DWI图像。常规MR图像上,病例组典型表现为腮腺信号不均,内多发脂肪样短T1长T2信号,在抑脂序列上相应位置呈低信号;对照组腮腺表现为均匀稍高信号。  DWI图像上,病例组14例患者的28个腮腺表现为信号明显不均匀,实质萎缩,呈多结节或小叶状。对照组12例健康人的24个腮腺信号较均匀。酸刺激前病例组腮腺平均ADC值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77±0.15)×10-3mm2/s和(0.87±0.09)×10-3mm2/s,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酸刺激后病例组在第26.25min(25.50至32.05min)ADC值出现最大值,为(0.97±0.17)×10-3mm2/s,第28.75minADC值明显下降,随后缓慢下降;对照组在第21.04min(13.55至26.25min)ADC值出现最大值,为(1.15±0.22)×10-3mm2/s,第26min明显下降,随后缓慢升高。病例组的平均Tmax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25±7.62min、21.04±10.29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8%±21%、32%±25%,p=0.507)。  结论  DW-MRI可以评价酸刺激前后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腮腺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领域中施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我国技术教育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中,我国范围之内数量众多的教师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叫诶模式和以往的教育教学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性也比较强。从而在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将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笔者在对罗杰斯的原理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涉及到的游戏教学设计问题,希